草奏的意思、草奏的详细解释
草奏的解释
(1).草拟奏章。《汉书·王莽传上》:“ 竦 者博通士,为 崇 草奏,称 莽 功德。” 唐 戴叔伦 《赠司空拾遗》诗:“ 陈琳 草奏才还在, 王粲 登楼兴不赊。”《宋史·孝宗纪一》:“﹝ 史浩 ﹞亟入为帝言,太子不宜将兵。乃为草奏,因中宫以进。”
(2).草拟的奏章。 唐 李嘉祐 《奉酬路五郎中院长新除工部员外见简》诗:“词锋偏却敌,草奏直论兵。” 唐 杜甫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七:“衣冠是日朝天子,草奏何时入帝乡。”
词语分解
- 草的解释 草 ǎ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
- 奏的解释 奏 ò 作乐(?),依照曲调吹弹乐器:演奏。奏国歌。奏鸣曲。 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启奏。奏议。奏疏。奏折。奏本。奏对。 呈现,取得:奏效。奏功。奏捷(取得胜利)。大奏奇功。 笔画数
网络扩展解释
“草奏”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
动词用法:指草拟奏章的行为。源自古代官员起草上呈帝王的文书,如《汉书》记载「竦为崇草奏,称莽功德」,唐代戴叔伦诗句「陈琳草奏才还在」也印证了这一用法。
-
名词用法:指草拟的奏章文本本身。如唐代杜甫诗句提及「草奏何时入帝乡」,此处即指奏章文稿。
二、延伸与争议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草奏”解释为成语,表示「随意书写的文字或乐曲」,但此释义在古籍和权威文献中缺乏直接例证,可能属于引申义或现代语义扩展。
三、使用场景
- 历史文献:多用于描述古代政治文书起草场景,如《宋史》记载史浩「为太子草奏」。
- 诗词引用:唐代诗人常以“草奏”体现文臣的职责,如李嘉祐诗句「草奏直论兵」。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古典场景优先采用「起草奏章」的核心含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书》《宋史》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草奏是一个汉字词语,它具有多重含义。下面是关于草奏的相关信息:
部首:艸(也为草字旁)
笔画:7画
来源:草奏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草”字表示植物中的草类植物,“奏”字则表示演奏、表达或传达。草奏一词的意义是指像草一样迅速传递信息或表达情感。
繁体:草奏的繁体字为「草奏」。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草奏的写法略有不同。可能以「草播」、「草奏」等形式出现。
例句:1. 他的声音犹如草奏般迅速传遍整个村庄。
2. 我们需要一种草奏一样高效的方式来传达这个消息。
组词:草地、奏效、奏乐、奏鸣曲
近义词:迅捷、迅速、敏捷、灵巧
反义词:缓慢、迟缓、拖延、迟缓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随时来问我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