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water power engineering]∶即“水利工程”
(2) [boatman]∶船工;水手
(1).管理治水工程的官員;治水工程人員。《管子·度地》:“請為置水官,令習水者為吏……乃取水官左右各一人,使為都匠水工。” 漢 王充 《論衡·率性》:“ 雒陽 城中之道無水,水工激上 洛 中之水,日夜馳流,水工之功也。” 宋 沉括 《夢溪筆談·官政一》:“人有獻説:自 浙江 稅場以東,移退數裡為月堤,以避怒水。衆水工皆以為便。”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五章第三節:“ 秦始皇 初年,用 韓國 水工(水利專家) 鄭國 創建 鄭國渠 ,灌田四萬餘頃。”
(2).船工;水手。 唐 張籍 《賈客樂》詩:“水工持檝防暗灘,直過山邊及前侶。”《資治通鑒·後唐明宗長興四年》:“吏部侍郎 張文寶 泛海使 杭州 ,船壞,水工以小舟濟之,風飄至 天長 。” 清 戴名世 《與王靜齋先生書》:“水族萬怪争來吞噬,雖有漁師水工憐而救之,而困於力之無所施。”
(3).水利工程的簡稱。
“水工”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和時期有所差異,主要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釋:
古代水利技術工作者
指中國古代從事水利工程規劃、施工的專業人員。秦漢時期開始通稱“水工”,如秦代鄭國、漢代徐伯等著名水利專家。宋、金、元時期,主持施工的水利人員被稱為“壕寨官”。
治水官員與工程管理者
古代設有專職管理水利工程的官員,如《管子·度地》記載的“水官”,負責統籌治水事務。
在部分文獻中,“水工”也指代船工、水手。例如唐代張籍《賈客樂》詩中提到“水工持楫防暗灘”,此處“水工”即船夫。
現代語境中,“水工”可作為“水利工程”或“水利水電建築工程”的簡稱,涵蓋水閘、堤壩、渠道等設施的建造與維護。
總結
“水工”的核心含義隨曆史演變擴展,既指古代水利技術人員及官員,也可代指船工或水利工程本身。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指向。
《水工》是一個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分别是“氵”和“工”。其中,“氵”是水的部首,表示與水相關的含義;而“工”是一個意義廣泛的偏旁部首,表示與工作、勞動相關的意思。
《水工》這個詞來源于對于與水相關的工作、職業的稱呼。在現代漢語中,“水工”一詞通常指水利工程師、水利技術人員、水利工人等從事與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維護等有關工作的人。
對于繁體字,可以将“氵”寫成“氵”,将“工”寫成“工”,即為“水工”。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通常與現代稍有不同。對于《水工》這個詞來說,在古代的寫法中,“水”字的形狀較為複雜,而“工”字的形狀則更加簡單,但整體意思并無區别。
以下是一些關于“水工”的例句:
有關“水工”的組詞有:“水工學”、“水工程”、“水工人”等。
與“水工”相近的詞語有“水利”,“水利工程”等。
與“水工”相反或對立的詞語有“地工”,“土木工程師”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