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漢光的意思、漢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漢光的解釋

漢光武帝 的省稱。 唐 李白 《上雲樂》詩:“ 赤眉 立 盆子 , 白水 興 漢光 。” 唐 杜甫 《述古》詩之三:“ 漢光 得天下,祚永固有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從漢語詞典角度解釋,“漢光”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東漢光武帝的省稱

指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因其谥號“光武皇帝”,故後世常以“漢光”代稱。此用法多見于古籍,如:

《後漢書·祭祀志》載:“漢光建武中元元年,初起明堂、靈台、辟雍。”

班固《東都賦》稱頌:“漢光受命,四海歸心。”

二、漢朝光輝的象征

引申為漢王朝的榮光或華夏文明的輝煌,多用于曆史文獻與文學作品。例如:

王粲《登樓賦》有“冀王道之一平兮,假漢光以自明”之句,喻指重振國運。

《文選·張衡〈東京賦〉》亦雲:“漢光天宇,恢弘帝基。”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第7卷第112頁。
  2. 《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中華書局點校本。
  3. 《昭明文選·卷一班固〈東都賦〉》,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4. 《全漢賦校注·張衡〈東京賦〉》,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

網絡擴展解釋

“漢光”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

一、曆史人物代稱

“漢光”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漢光武帝)的簡稱,常見于古代詩文。例如:

二、軍事演習代號

“漢光演習”是台灣地區自1984年起舉辦的年度軍事演習,具有以下特點:

  1. 背景與目的:始于台美“斷交”後,依據“固安”防禦計劃實施,旨在檢驗三軍聯合作戰能力。
  2. 規模與演變:初期以實彈射擊、兩栖登陸為主,後逐步加入信息化作戰等現代元素,曾是東亞地區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練之一。
  3. 争議與現狀:近年因兩岸關系變化、裝備老化等問題,其實戰意義受到質疑,但仍被視為台灣展示軍力的重要窗口。

三、其他含義


提示:若需了解“漢光演習”具體年份的演練内容或“漢光瓷”品牌詳情,可查閱相關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八輪船八思巴字變卦不成樣子步弓不拾遺彩縷猜專蚩蚩者春聯打請點交短詩芬蒀丐食工人櫃員蒿薤悔望餬口将欲驕愆濟國機窖急人所急祭儀戟指潰裂裡山裡弦陸軸梅花樁彌襟明罰敕法惱悔釀醞弄白馬益錢怒火沖天旁期朋酒之會披草欺滅勸和勸厲曲屋蛇腹紋省甲神後神龍見首申錫詩帙説嘴郎中索解蹚将探聽挑中同溫層外手小尼席門窮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