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施恩澤。《東觀漢記·馮衍傳》:“樹恩布德,易以周洽,其猶順驚風而飛鴻毛也。”《後漢書·袁紹傳》:“ 袁 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徧於天下。”
“樹恩”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樹恩”意為廣施恩澤,指通過建立恩惠或廣泛給予好處來赢得人心或鞏固關系。該詞常見于古代文獻,強調主動施恩的行為。
《後漢書·馮衍傳》
“樹恩布德,易以周洽。”
——強調施恩與德政的普及性。
《三國演義》第四回
“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于天下。”
——指袁紹家族通過世代施恩積累勢力。
在當代,“樹恩”偶爾用于人名(如提及),寓意“建立恩德”或“心懷善念”。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背景,可參考《後漢書》《三國演義》等文獻。
樹恩是一個詞彙,由兩個漢字組成:“樹”和“恩”。
“樹”字的部首是木,總筆畫數為8;“恩”字的部首是心,總筆畫數為10。
“樹恩”這個詞源自于《紅樓夢》。在小說中,林黛玉曾用“樹恩”來形容人們對自己的恩情就如同樹木一樣,既有力量又有保護。
“樹恩”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樹恩」。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樹”字為例,古代寫法為“樹”;而“恩”字的古代寫法為“垩”。
1. 她一直都銘記着那位樹恩于她的老師。
2. 在困難時期,我經曆了許多人的樹恩。
3. 我們應該知恩圖報,不忘樹恩的人們。
樹立、恩德、種樹、内恩、恩賜
感恩、感激、知恩、報恩
仇恨、背恩、傷害、忘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