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嘉靖七子的意思、嘉靖七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嘉靖七子的解釋

指 明 嘉靖 年間的 李攀龍 、 王世貞 、 謝棒 、 宗臣 、 梁有譽 、 徐中行 、 吳國倫 等七位有名的文人。因其前尚有 李夢陽 等七人稱前七子,故亦稱後七子。參閱《明史·文苑傳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嘉靖七子”是明代文學史上的重要流派,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嘉靖年間以李攀龍、王世貞為核心的七位文人團體,因繼承前七子(李夢陽等)的複古主張,又稱後七子。成員包括:

  1. 李攀龍(領袖)
  2. 王世貞(核心人物)
  3. 謝榛
  4. 宗臣
  5. 梁有譽
  6. 徐中行
  7. 吳國倫

二、文學主張

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主張通過模仿古代經典作品恢複文學正統,反對當時流行的台閣體與八股文風。

三、曆史地位

• 與“前七子”共同構成明代複古運動的主體,影響持續近百年
• 王世貞後期主張突破複古局限,對晚明文學轉型有推動作用
• 代表作品如宗臣《報劉一丈書》揭露官場腐敗,具有現實意義

四、讀音與别稱

拼音:jiā jìng qī zǐ,因主要活動在嘉靖(1522-1566)、隆慶年間,故稱“嘉靖七子”或“後七子”。

注意:部分非權威資料(如)誤将徐階、嚴嵩等政治人物列為成員,實為混淆。該團體本質是文學流派,非政治集團。

網絡擴展解釋二

嘉靖七子

詞義:《嘉靖七子》是指明代嘉靖年間七位具有建樹的文化名人,分别是張居正、徐階、陳瑛、楊廷和、王師道、包世臣、曹學佺,是當時的許多文人學士,他們被贊譽為狀元,被尊為“七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嘉(口部,4畫)、靖(青部,12畫)、七(一丨,2畫)、子(子部,3畫)。

來源:《嘉靖七子》這一詞語來源于明代嘉靖年間的曆史記載,用以贊揚七位文化名人在嘉靖年間對國家文化和政治的貢獻。

繁體:嘉靖七子(繁體:嘉靖七子)

古時候漢字寫法:嘉靖七子(古時候漢字書寫:嘉靖七子)

例句:《嘉靖七子》所取得的成就在中國曆史上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組詞:學子、小子、子弟、靖國、靖西、嘉年華、嘉獎、青年、子孫後代等。

近義詞:嘉靖七子無明确的近義詞,但可以用來指代其他曆史時期的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名人群體。

反義詞:無明确的反義詞,因他們代表了積極向上的文化精神和思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