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祿的意思、梅祿的詳細解釋
梅祿的解釋
突厥語的譯音。亦譯作“梅録”、“梅落”。古代 回纥 官爵名。《舊唐書·柳公綽傳》:“是歲,北虜遣梅祿将軍 李暢 以馬萬匹來市,託雲入貢。”《新唐書·回鹘傳上》:“會酋長 突董 、 翳密施 、大小梅録等還國,裝橐係道,留 振武 三月,供拟珍豐,費不貲。”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三章第一節:“ 契丹 在 回纥 統治時期,氏族、部落長曾采用過‘達幹’、‘梅落’等 回纥 稱號。”
詞語分解
- 梅的解釋 梅 é 落葉喬木,品種很多,性耐寒,初春開花,有白、紅等顔色,分五瓣,香味很濃,果實球形,味酸:梅花。梅子。 姓。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祿的解釋 祿 ù 古代官吏的俸給:祿米。祿位(借指官職)。祿蠹(指追求官祿的人)。祿食。俸祿。無功受祿。 福:“兒已薄祿相,幸複得此婦”。 姓。 筆畫數:; 部首:礻;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梅祿,是古代突厥、回鹘等北方遊牧民族政權中使用的一個官職名稱,屬于音譯詞。其詳細解釋如下:
-
基本詞義與來源
- 本義:“梅祿”是突厥語音譯詞(古突厥語作 bäglük 或類似形式),其核心含義與“首領”、“統帥”、“管理者”相關。在突厥汗國及後來的回鹘汗國中,它是一個重要的官職名稱。根據《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梅祿”特指突厥的别部領兵者,即負責統領非核心部落或特定軍事單位的将領或官員。
-
曆史官職内涵
- 突厥官職:在突厥汗國(6-8世紀),“梅祿”是高級軍事官職之一,地位僅次于可汗、葉護、設(Šad)等最高統治者或親王,通常由可汗的親屬或信任的重臣擔任。其職責主要是掌管軍事,統領軍隊,是汗國軍事力量的重要指揮官。
- 回鹘官職:回鹘汗國(744-840年)繼承了突厥的官制,“梅祿”一職繼續存在,并且可能隨着汗國的發展,其具體職責或地位有所演變,但核心仍是重要的軍事或行政長官。在回鹘文文獻中,此職也常出現。
-
演變與消失
- 隨着回鹘汗國的崩潰和西遷,“梅祿”作為官職逐漸不再使用。這個詞彙主要作為曆史名詞保留在漢文典籍(如新舊唐書、資治通鑒等)和現代學術研究中,用以指代古代突厥、回鹘的特定官職。在現代漢語中,“梅祿”已無實際使用意義,僅作為曆史詞彙存在。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該詞典是中國最權威的大型漢語語文辭書之一,對“梅祿”的詞源(突厥語音譯)、曆史含義(突厥别部領兵者)有明确收錄和解釋。其編纂基于大量曆史文獻和語言學研究成果,具有極高的學術權威性。
- 《辭源》(第三版):作為專門收錄古漢語詞彙和文史百科條目的權威工具書,《辭源》對“梅祿”的釋義側重于其曆史官職屬性,明确指出其為突厥官名,并引用《新唐書》等史書作為書證。
- 《新唐書·突厥傳》/《舊唐書·突厥傳》:這些正史是研究唐代突厥曆史最核心的原始文獻,其中明确記載了突厥的官制,包括“梅祿”這一官職及其在突厥社會政治結構中的地位。
- 《資治通鑒》:司馬光的這部編年體通史巨著,在記述唐代與突厥、回鹘相關史實時,也多次提及“梅祿”官職,提供了曆史語境。
- 薛宗正《突厥史》等學術著作:現代史學家的研究專著,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薛宗正著《突厥史》,對突厥官制有系統研究,其中對“梅祿”的職能、地位有更深入的分析和闡述,代表了當前學術界的認識水平。
網絡擴展解釋
“梅祿”是一個具有曆史背景的詞彙,其含義主要來源于古代突厥及回纥(回鹘)的官職體系。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與詞源
- 詞義:梅祿是突厥語“Buiruq”的音譯,亦譯作“梅録”“梅落”“密祿”“媚祿”等。
- 曆史背景: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是突厥回鹘時期的官號,五代時期回纥仍沿用此稱號。
2.職能與地位
- 軍事職能:梅祿的主要職責是統管兵馬,屬于軍事管理類官職。
- 政治地位:在回纥政權中,梅祿是重要的官爵名,常出現在外交與貿易活動中(如《舊唐書》記載回纥梅祿将軍參與馬匹交易)。
3.譯名演變
- 唐代譯為“梅祿”,五代時期音譯變體增多,如“密祿”“媚祿”。
- 契丹在回纥統治時期也曾借用此稱號,稱部落長為“梅落”。
4.與其他詞彙的區分
- 需注意與“梅祿”作為形容詞(形容才華出衆)的混淆,後者可能為現代誤傳或同名異義現象,但曆史文獻中未見此用法。
“梅祿”本質上是古代北方遊牧民族政權中的官職名,體現了突厥、回纥等民族的軍事與政治制度。若需進一步了解其在不同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舊唐書》《新五代史》等史料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悲願不逞之徒岑樓齊末忏陳蟾宮扳桂查實陳善閉邪觸動慈石慈孝電露低銀伐木放歡風颷鳳團氛沴剛略公戶功役詭秘過味紅青吼生銅蕙蘭夢夥伴關系解化記罣計惜紀庸卷末虧汙刲腴擊鮮陵崗羅床鹿皮耄期袂裾懞懂木母木天幕遊蹑潛女口青羅傘起前如林乳毛如其不然山桂社風搜閲蘇摩遮梯轎題注溫明踒墊烏錥曉慧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