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詞比事的意思、屬詞比事的詳細解釋
屬詞比事的解釋
見“ 屬辭比事 ”。
詞語分解
- 屬詞的解釋 謂連綴字句為文章。指寫作。《世說新語·文學》“ 曹輔佐 才如白地明光錦” 劉孝标 注引《中興書》:“﹝ 曹毗 ﹞好文籍,能屬詞。” 唐 溫庭筠 《送崔郎中赴幕》詩:“發跡豈勞天上柱,屬詞還得幕中蓮。
- 比事的解釋 .指排比史實。《禮記·經解》:“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孔穎達 疏:“比次褒貶之事,是比事也。”.指連綴性質相同的事類以為比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表》:“其《三讓公封》,理周辭要
網絡擴展解釋
“屬詞比事”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zhǔ cí bǐ shì,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原指連綴文辭、排比史實以記載曆史,後泛指撰文記事。
- 強調通過組織語言和對比事件來表達内容,常用于描述曆史寫作或文學創作中的叙事手法。
2.出處與演變
- 最早見于《魏書·高祐傳》:“至若左氏,屬詞比事,兩緻并書,可謂存史意,而非全史體。”。
- 另在《禮記·經解》中提及“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指《春秋》通過文辭編排和事件對比傳遞教化意義。
3.用法與結構
- 語法功能:作賓語或定語,如“屬詞比事的寫作手法”。
- 結構:聯合式成語,中性詞,無明确褒貶傾向。
- 近義詞:屬辭比事(兩者常互通)。
4.示例與延伸
- 清代龔自珍在《語錄》中提到:“七十子之徒……屬詞比事,或尚不及後之大賢也。”。
- 現代用法可泛指寫作時對材料的組織與對比,如林語堂評價小品文“屬辭比事,左右逢源”。
提示:
若需更深入的曆史用例或文學分析,可參考《魏書》《禮記》原文,或相關成語詞典(如漢典、詩詞名句網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屬詞比事的意思
屬詞比事是一個成語,意為形容言語雖然含糊不清,但思想含義卻是深刻而透徹的。
拆分部首和筆畫
屬詞比事的部首是屬字旁,屬字旁的拼音是shǔ,總共有3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屬詞比事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周易》中的一句話:“屬言顯,詞比事。”後來,這句話常用來形容言辭中意味深長的說法。簡體中文中的“屬詞比事”在繁體中文裡寫作「屬詞比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屬詞比事」可被寫作「屬詞比事」,字形稍微有些不同。
例句
這個故事中,作者使用了屬詞比事的表達方式,引發了讀者深思。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 組詞:屬詞、比事
- 近義詞:含糊其辭、言不由衷
- 反義詞:言辭明确、言之有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