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forest tree]∶生長在樹林中的樹
(2) [forest;grove;woods]∶樹林
林木蔥郁
(1).樹林。《荀子·勸學》:“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衆鳥息焉。” 三國 魏 曹植 《上疏陳審舉之義》:“蚌蛤浮翔於 淮 泗 ,鼲鼬讙譁於林木。” 宋 文天祥 《翠玉樓晚雨》詩:“林木蔽虧煙斷續,江流曲折雨橫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四·鄭刺史祠》:“比紆廻出林木,日已将夕。”
(2).木材。《墨子·雜守》:“重五斤已上諸林木,渥水中,無過一茷。” 孫诒讓 間诂:“重五斤以上謂材木之小者。”
林木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層次:
樹木的統稱
指生長在土地上的各類樹木總稱,既包括天然森林中的樹木,也涵蓋人工種植的樹木群落。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7年,第837頁。參考鍊接:現代漢語詞典電子版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4卷,第126頁。
林與木的複合義
“林”指成片的樹木,“木”指單株樹木,組合後強調整體性與個體性的統一。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976頁。
在林業術語中,林木指達到一定高度(通常≥2米)的活立木,包含喬木、灌木及具有經濟價值的竹類。
來源:《林學名詞》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2007年。參考鍊接:術語線上
來源:《中國林業百科全書》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年,第3卷,第45頁。
常見于詩詞,象征隱逸、生機或蒼涼之境,如:
來源:《全唐詩》中華書局,1999年整理本。參考鍊接:中華經典古籍庫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林學名詞》
《中國林業百科全書》(中國林業出版社)
《全唐詩》(中華書局)
“林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解釋:
在林業領域,林木是森林中所有喬木的總稱,構成森林的主體,具有經濟價值和生态功能:
如需更專業的法律或林業定義,可參考《森林法》或相關行業标準。
鞭辟向裡扁擔星猋風不得勁裁撤察納傳運擔荷叨登登録飛碁附刊夠了貴壽古貌古心裹纏裹角黑心符合要荷衣話霸花貨監子解寒驚嘬嘬迥隔迥深棘庭絶影開口跳課息款款深深臘雞頭立槁綿紙迷朱碧谟言蛨虴逆種撇蘭頻世青怸侵晩碁置仁智居三帥身首異地蛇蚓受話器邃原損氣淘沙得金挑剔位能窩囤物意現化械節奚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