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飨醴的意思、飨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飨醴的解釋

飲醴酒。《左傳·莊公十八年》:“春, 虢公 晉侯 朝王。王饗醴,命之宥。”《國語·周語上》:“王乃淳濯饗醴。” 韋昭 注:“饗,飲也。謂王沐浴飲醴酒也。”《東周列國志》第二回:“聞 虢 晉 二國朝王,王為之饗醴命宥,又賜玉五瑴,馬三匹。”一說即飨禮。參閱 唐 孔穎達 《春秋左傳正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飨醴”是一個古漢語詞彙,源自中國傳統文化,常用于描述宴飲或祭祀場景中的特定儀式。根據《漢語大詞典》的解釋,“飨醴”指“享用甜酒”或“宴飲時以醴酒款待賓客”,其中“飨”意為宴請、享用,“醴”特指一種用米釀制的甜酒,常被視為美酒或祭品。這個詞體現了古代禮儀文化中對飲食的重視,尤其在《周禮》等典籍中,它象征着對賓客的尊敬或對神靈的供奉。

從詞源學角度分析,“飨”字源于“享”,強調共享和款待,常見于宴席語境;“醴”則指代一種低度甜酒,區别于其他烈酒,常用于祭祀或慶典。例如,在《詩經·小雅》中,有“以飨以祀”的描述,間接關聯到“飨醴”的用法,表示以酒食敬神或待客。這種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典文學或曆史時仍具重要性,反映了古代社會的飲食文化和禮儀規範。

在權威詞典中,《辭海》進一步闡釋“飨醴”為“宴飲時以醴酒為禮”,強調其禮儀功能。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這些定義基于古籍考據,确保了内容的專業性和可信度。

網絡擴展解釋

“飨醴”是一個源自古代禮儀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飨”指飲宴或享用食物,“醴”特指古代用糧食釀制的甜酒,因此“飨醴”字面意思為飲用醴酒,常用于描述古代君主宴請諸侯或舉行禮儀活動的場景。

二、曆史出處與用法

  1. 禮儀場合:多見于周代文獻,如《左傳·莊公十八年》記載“王飨醴,命之宥”,指周天子在諸侯朝見時以醴酒款待并賜禮。
  2. 祭祀儀式:《國語·周語上》提到“王乃淳濯飨醴”,韋昭注解釋為周王沐浴後飲醴酒,體現祭祀前的潔淨禮儀。
  3. 引申含義:部分典籍(如唐代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認為“飨醴”也代指整套飨禮流程,包含宴飲、賞賜等環節。

三、現代釋義

現代語境中,“飨醴”可引申為享受美酒佳肴的盛宴,但這一用法較少見,更多用于曆史文獻研究或文學創作中。

四、使用注意

如需具體古籍例證,可查閱《春秋左傳正義》或《周語》相關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愛素好古白浄頒師本系閉蓄鈔絕愁結楚袖疵诋措辦電熛帝宗端詳堆放發奮圖強番滾滾風庭給粟國務員旱煙筒階由謹靜鞫治揩摨恐急塊壘寬弛老拳了别累绁斂發謹饬栾栾滿腹珠玑妙像驽痾漂覆破鼎卡殼潛邸青冊情實曲藝尚食善時沙淺兒食生不化受氣包稅糧水源戍将宿義殢雲尤雨通謝問題文學家沃壤憲裁響黩蝦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