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臯陶谟》:“無曠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孔穎達 疏:“天不自治,立君乃治之;君不獨治,為臣以佐之。”謂人臣輔佐君王,以代行天之使命。 南朝 宋 謝瞻 《張子房詩》:“伊人感代工,聿來扶興王,婉婉幙中畫,輝輝天業昌。”
代工的含義可以從現代應用和詞源兩個層面理解:
一、現代常見定義
二、詞源演變 該詞最早出自《尚書·臯陶谟》"天工人其代之",原指臣子代行天命輔佐君王。現代詞義在20世紀工業化進程中演變,特指代加工産業模式。
三、行業應用 主要集中在電子、服裝、汽車零部件等領域,優勢在于幫助品牌方減少設備投資,代工廠則通過規模效應獲利。中國大陸2023年電子代工市場規模已超3000億元(數據參考産業報告)。
《代工》是指一個企業或個人通過與另一個企業籤訂合同,以其名義代替另一家企業執行生産任務的行為。代工常見于制造業領域,其中一個企業通常會将一部分或全部生産流程外包給另一個企業。這種方式可以讓企業在不增加自有生産設備和人力資源投入的情況下,實現生産規模和效益的提升。
《代工》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代」和「工」。其中,“代”的拆分部首為「人」,它的寫法順序是幾畫的「亻」,加上左邊的「一」,總共兩畫;“工”本身是一個獨立的部首,它的寫法順序是三畫的「工」。
《代工》的繁體字寫作「代工」,與簡體字寫作一緻。
在古代,字形與現代寫法基本一緻,沒有太大區别。
1. 我們将這部分生産任務代工給了另一家公司。
2. 手機公司往往将生産環節代工給專業的制造企業。
代工廠、代工合同、代工模式、代工業務、代工方案
近義詞:外包、承包、委托生産
反義詞:自主生産、自行生産、自營生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