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用以舂稻谷的木槽。 唐 許渾 《歲暮自廣江至新興往複中題峽山寺》詩之四:“藍塢寒先燒,禾堂晚併舂。”自注:“人以木槽舂禾,謂之禾堂。”
“禾堂”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基本定義
指一種用于舂稻谷的木槽,主要用于脫粒或去殼的農具。這一解釋在多個權威來源中一緻出現。
詞源與文獻記載
引申含義(需謹慎參考)
個别資料提到“禾堂”可比喻人際關系和諧,但此用法未見于主流文獻,可能是現代引申義。
其他關聯信息
作為姓名時,“禾”象征莊稼,“堂”指正屋,組合寓意正直、安定。
該詞核心含義為農具木槽,常見于古詩文,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
禾堂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禾」和「堂」。
「禾」的部首是「禾」,共有五畫;「堂」的部首是「土」,共有三畫。
禾堂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禾指的是稻谷、麥子等農作物;堂表示庭院中蓋着屋頂的建築物。禾堂在史書中也指祭祀的場所。
禾堂的繁體字為「禾堂」。
在古代,禾堂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然而,具體的古代寫法資料相對較少,難以确定。
1. 祖輩們常常在禾堂舉行重要的祭祀活動。
2. 在這個庭院裡,有一個寬敞的禾堂,可以用來存放糧食。
3. 向神明行禮的儀式将在禾堂進行。
禾谷、禾苗、堂堂、堂兄、堂弟、禮堂
禾谷、谷堂、谷倉
禾田、雜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