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束帛之上又加玉璧。古代表示貴重的禮物。《禮記·禮器》:“束帛加璧,尊德也。”《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惠王 欲以卿相位待之, 髡 因謝去。於是送以安車駕駟,束帛加璧,黃金百鎰。”《漢書·武帝紀》:“遣使者安車蒲輪,束帛加璧,徵 魯申公 。”
“束帛加璧”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文獻記載:
語法功能:
如今該成語多用于形容極其隆重的禮節或饋贈,常見于曆史文獻解析或文學作品中,如:“束帛加璧的聘禮,展現了古人對賢才的渴求”。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接龍或例句,可參考《史記》《禮記》等古籍。
《束帛加璧》是一個成語,意為将束帛和玉璧加以贈送,形容禮物非常豐厚。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慷慨大方、厚禮相送的場景。
《束帛加璧》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六個部首,分别是“木”、“巾”、“玉”、“石”、“石”、“玉”,總共使用了22畫。
《束帛加璧》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後漢書•外戚傳》中,記載了漢朝宰相賈誼的一段故事。賈誼年輕時為了上書請命,他家境貧寒,但仍然用幾匹布和幾串珠子作為禮物遞交給皇帝。皇帝深受感動,表示賈誼的誠意,最終任命他為宰相。自此以後,“束帛加璧”就成為了形容慷慨大方的詞語。
《束帛加璧》的繁體寫法為「束帛加璧」,與簡體寫法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束帛加璧》的字形變化不大,依然是「束帛加璧」。
他向國王獻上了大量的禮物,真可謂是「束帛加璧」。
組詞:束縛、帛書、加倍、璧合
近義詞:豐厚、厚禮、寶貴、豐盛
反義詞:不值一文、貧瘠、寒酸、不足為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