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拴束的意思、拴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拴束的解釋

收拾;捆縛。《三國演義》第七回:“ 呂公 領了計策,拴束軍馬。黃昏時分,密開東門,引兵出城。”《水浒傳》第二二回:“當晚弟兄兩個,拴束包裹。”《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拴束行李,前去投軍。” 郭沫若 《沸羹集·新文藝的使命》:“但假如要把它種植在花盆裡面,更加以種種的拴束剪削,使它成為一定的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拴束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拴”和“束”兩個動詞性語素構成,其核心含義指用繩索等物捆綁、系緊,或引申為約束、管束。以下從詞典釋義、語義演變及用法角度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捆綁、系縛

    指用繩索、帶子等将物體固定或連接,使其不易散開或移動。

    例:拴束行李、拴束馬匹。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2. 約束、管束

    引申指對人的行為或思想加以限制、管理。

    例:嚴加拴束頑童;拴束心猿意馬(比喻克制浮躁心思)。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二、語義演變與用法


三、同義詞辨析

詞語 核心差異 例句
拴束 強調“固定+限制”雙重動作 拴束行李以防散落
束縛 側重“壓制自由”的負面感 舊觀念束縛了創新
捆紮 僅指物理捆綁,無引申義 捆紮貨物裝車

四、反義詞對比


五、應用場景舉例

  1. 日常生活

    出發前需仔細拴束帳篷,避免被風吹散。

  2. 行為管理

    紀律的作用在于拴束個體行為,保障集體秩序。

  3. 文學修辭

    他努力拴束紛亂的思緒,專注于眼前工作。(比喻用法)


權威引用參考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4.
  3. 李行健主編.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0.

網絡擴展解釋

“拴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收拾、捆縛,既包含物理層面的捆綁(如用繩子固定物品),也引申為對行為的約束。例如《水浒傳》中“拴束包裹”描述整理行李,《儒林外史》中“拴束行李”指捆紮行裝。

二、語義構成

三、使用場景

  1. 具體動作:指整理物品并捆紮,如《三國演義》中“拴束軍馬”描述軍隊整裝待發。
  2. 抽象限制:郭沫若曾用“拴束”比喻對事物的過度約束,如“花盆種植加以拴束剪削”。

四、文學引用 該詞高頻出現于古典小說,如:

注意:部分資料将其歸為成語,但更多文獻作為普通詞彙使用。實際語境需結合具體文意判斷是描述物理動作還是抽象約束。

别人正在浏覽...

跋足柸治佛郎機礮悼喪的本抵換洞天福地冬赈都廐多數風姨覆軍丐施旰雲幹止高級中學根統公共積累還民何讵鴻休黃色工會毀宗簡闆揃搣交奪嘉議大夫既成事實解已稽據己任急刹車科榮累旬淚蹤廪米冒鋒冒位奇禍情調輕粉窮覂魌魋羣豎扔掉人力車人舞社會人兕虎訴窮貪而無信特肩聽籬察壁挽滿危弱薇垣曏日小衚衕小心眼宵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