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拴束的意思、拴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拴束的解释

收拾;捆缚。《三国演义》第七回:“ 吕公 领了计策,拴束军马。黄昏时分,密开东门,引兵出城。”《水浒传》第二二回:“当晚弟兄两个,拴束包裹。”《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拴束行李,前去投军。” 郭沫若 《沸羹集·新文艺的使命》:“但假如要把它种植在花盆里面,更加以种种的拴束剪削,使它成为一定的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拴束”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指收拾、捆缚,既包含物理层面的捆绑(如用绳子固定物品),也引申为对行为的约束。例如《水浒传》中“拴束包裹”描述整理行李,《儒林外史》中“拴束行李”指捆扎行装。

二、语义构成

三、使用场景

  1. 具体动作:指整理物品并捆扎,如《三国演义》中“拴束军马”描述军队整装待发。
  2. 抽象限制:郭沫若曾用“拴束”比喻对事物的过度约束,如“花盆种植加以拴束剪削”。

四、文学引用 该词高频出现于古典小说,如:

注意:部分资料将其归为成语,但更多文献作为普通词汇使用。实际语境需结合具体文意判断是描述物理动作还是抽象约束。

网络扩展解释二

拴束

拴束是一个动词,指用绳子、链条、束缚等手段将人或物固定在一处,限制其行动。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拴束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手部部首“扌”,右边是系部部首“糸”。拴束共有12个笔画。

来源

拴束这个词最初来源于古代汉字“牵绊”,其中“牵”表示用绳子拴住,“绊”表示限制行动,后来逐渐演变为现代汉字中的拴束。

繁体

拴束的繁体字为「栓束」。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拴束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例如,拴可以作为整个词出现,写法为「牵」。

例句

1. 他把小狗拴束在树上,以免它乱跑。

2. 罪犯被拴束在铁链上,无法自由行动。

组词

1. 拴绳:用绳子拴住。

2. 拴栓:用栓子来束缚,限制。

3. 拴链:用链条拴住,限制。

近义词

1. 束缚:用绳子或其他方式固定,限制行动。

2. 约束:限制,约束行为。

反义词

自由:不受限制,可以自由行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