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羣豎的意思、羣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羣豎的解釋

1.一群小人。《後漢書·董卓傳》:“其壘壁羣豎,競求拜職,刻印不給,至乃以錐畫之。”

2.用作詈詞。《後漢書·袁術傳》:“豪桀自附於 紹 。 術 怒曰:‘羣豎不從吾,而從吾家奴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羣豎”是“群豎”的異體寫法(“羣”為“群”的古體),指代兩類負面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 群:指聚集的衆人或事物;
    • 豎:原指直立,引申為地位低微或品行卑劣者。
      組合後字面可理解為“一群卑劣之人”。
  2. 實際用法
    該詞在古籍中多含貶義,具體分為兩類:

    • ① 指代小人群體
      如《後漢書·董卓傳》描述董卓部下争權奪利時,稱其部衆為“壘壁羣豎”,暗諷他們為趨炎附勢之徒。
    • ② 作為詈詞(罵人話)
      如袁術因不滿豪傑歸附袁紹,怒罵“羣豎不從吾”,此處“羣豎”帶有強烈侮辱性,類似現代漢語中“這群混賬”。

二、讀音與字形

三、使用注意
該詞屬古漢語詞彙,現代口語及書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仿古語境。需注意語境,避免誤用引發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羣豎的意思

《羣豎》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一群豎子”。它形容多個人在一起,都是非常剛直和堅定的人,且具有一定的貶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羣豎》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 和 “⺼”,讀音為“qún”。

它的總筆畫數是24畫。

來源和繁體

《羣豎》是一個古代漢字,它的繁體字為“群豎”。

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漢書·哀帝紀》:“羣竪、童子皆勸之者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羣豎》中的“⺪”寫作“立”,而“⺼”寫作“⺼”,整個字的形狀稍有不同,但意義一樣。

例句

1. 他們幾個人都是一群豎子,一直堅持自己的觀點,不肯妥協。

2. 這群豎子們總是做事情極端,缺乏靈活的思維。

組詞

羣雄(一群強大的人物)、羣體(一部分人)、羣情(一群人的情感和心态)

近義詞

羣英(才華出衆的群體)、羣儒(學富五車的人才)

反義詞

孤立(孤獨、單獨)、孤零零(孤單、獨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