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詐的意思、鄙詐的詳細解釋
鄙詐的解釋
貪鄙詐僞。《禮記·樂記》:“心中斯須不和不樂,而鄙詐之心入之矣。” 鄭玄 注:“鄙詐,是貪多詐僞。” 清 歸莊 《題鄧生冊子》:“今有文人學士,而為人齷齪鄙詐,有同駔儈,吾則揮之。”
詞語分解
- 鄙的解釋 鄙 ǐ 中國周代地方組織單位之一,五百家為一鄙:鄙師(古官名,周制每縣五鄙,“鄙師”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郊野之處,邊遠的地方:邊鄙。 粗俗: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淺近)。 輕蔑,看不起:鄙視。
- 詐的解釋 詐 (詐) à 欺騙,用手段诓騙:欺詐。詐騙。詐取。詐財。詐哄。爾虞我詐。詐語(騙人的話)。 假裝:詐死。詐降。 古同“乍”,突然。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鄙詐”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鄙詐(拼音:bǐ zhà)指貪鄙詐僞,即同時包含貪婪、卑劣與虛僞欺詐的行為或心理狀态。該詞由“鄙”(粗俗、貪吝)和“詐”(欺騙、虛僞)組合而成,形容人的品質低劣且工于心計。
二、出處與經典引用
-
《禮記·樂記》
最早見于《禮記·樂記》:“心中斯須不和不樂,而鄙詐之心入之矣。” 鄭玄注解為“貪多詐僞”。此處強調内心不和諧會滋生貪婪欺詐的念頭。
-
清代歸莊《題鄧生冊子》
文中提到“今有文人學士,而為人齷齪鄙詐,有同駔儈”,諷刺某些文人表面清高,實則品行卑劣。
三、用法與例句
- 形容品行不端:如“為人齷齪鄙詐”;
- 強調心理狀态:如“鄙詐之心”;
- 反襯修身準則:如“誠心修身,笃守信義,不容卑鄙詐僞”。
四、近義與關聯詞
- 近義詞:狡詐、貪婪、虛僞;
- 反義詞:誠信、坦蕩、高潔。
總結來看,“鄙詐”常用于批判性語境,描述兼具貪婪與虛僞的負面人格特質,其經典出處和曆代用例均強化了這一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鄙詐》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鄙詐》是一個中文詞語,意思是指卑鄙狡詐、陰險狡猾。形容一個人或行為卑鄙狡詐,具有欺騙性、虛僞性或奸詐性。
拆分部首和筆畫:
《鄙詐》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鄙(bǐ)和詐(zhà),鄙的四角是酉(yǒu),詐的四角是讠(yán)。鄙的筆畫是6畫,詐的筆畫是9畫。
來源及繁體:
《鄙詐》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繁體字中,《鄙詐》的寫法是「鄙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鄙詐可以分别寫作「鄙㕮」和「鄙㠯」。
例句:
1. 他用鄙詐的手法騙取了她的信任。
2. 這個人的鄙詐行為讓人深感惡心。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組詞:鄙陋、詐騙、卑鄙、狡猾。
近義詞:狡詐、奸詐、陰險。
反義詞:正直、坦誠、真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