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郡守府署所在的首縣。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南中志》:“ 滇池縣 ,郡治,故 滇國 也。”
(2).郡守的治所。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五:“上元 吳縣 放燈,﹝知縣 王子溶 ﹞召太守為客,郡治乃寂無一人。”
“郡治”是中國古代行政區劃中的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層面解析:
“郡治”由“郡”和“治”組成,指郡級行政單位的核心所在地,既是郡守的辦公場所,也是該郡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古代中國自秦代起推行郡縣制,郡作為重要行政單位,其治所具有樞紐地位。
首縣層面
指郡守府署所在的首縣(即郡内最重要的縣)。例如晉代《華陽國志》記載:“滇池縣,郡治,故滇國也”,說明滇池縣是該郡的首縣。
治所層面
指郡守的行政辦公地點。宋代陸遊《老學庵筆記》提到,某次元宵節時“郡治乃寂無一人”,這裡的“郡治”即指郡守的官署所在地。
郡治不僅是行政中心,還承擔軍事防禦、賦稅征收等職能。隨着朝代更疊,部分郡治逐漸發展為重要城市,如洛陽、晉陽等。
注:以上内容綜合了古代文獻記載與現代詞典釋義,如需完整曆史案例可查閱《華陽國志》《老學庵筆記》等原始文獻。
《郡治》是一個漢語詞語,由“郡”和“治”兩個字組成。它指的是古代中國郡的行政中心或政治治理的活動。
《郡治》的部首是“邑”(yì),它表示與城鎮相關的含義。第一個字“郡”擁有10個筆畫,而第二個字“治”擁有8個筆畫。
《郡治》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行政制度。郡是古代中國劃分地區行政管理的單位,郡治則是郡的政治、行政中心。由于繁簡體字的區别,繁體字中的《郡治》寫作「郡治」。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漢字《郡治》的古時候寫法為「郡﹒治」。
1. 郡治的位置選擇在經濟和交通中心,便于行政管理和治理。
2. 這個城市的郡治曾經是古代王國的政治重心。
郡長、治理、治安、郡守、縣治等。
近義詞:郡城、郡縣、治縣。
反義詞:鄉村、村莊、鄉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