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螺蛳的意思、吵螺蛳的詳細解釋
吵螺蛳的解釋
亦作“ 吵螺絲 ”。找别扭;吵鬧。《群強報》1920.5:“你這書是誠心往公案套子上找轍,這不叫誠心吵螺蛳嗎?”《實事白話報》1926.1.7:“單說 二成 這位媳婦……驕悍比婆婆還要加倍,自過門之後,沒有一天不吵螺絲。”《實事白話報》1926.2.21:“﹝ 陶生 ﹞猛孤丁的由床上爬起,說:‘你們這不是誠心吵螺絲?’”
詞語分解
- 吵的解釋 吵 ǎ 聲音雜亂攪擾人:吵人。吵擾(a.吵鬧使人不得安靜;b.争吵)。 打嘴架、口角:吵嘴。争吵。 吵 ā 〔吵吵〕吵鬧(後一個“吵”讀輕聲)。 筆畫數:; 部首:口; 筆順編號:
- 螺蛳的解釋 淡水螺的通稱。一般個體較小。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介二·蝸螺》:“螺螄。師,衆多也。其形似蝸牛,其類衆多,故有二名。”
網絡擴展解釋
“吵螺蛳”是一個具有方言或俗語性質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字面理解:“吵”指喧鬧聲,“螺蛳”為水生軟體動物。組合後通常比喻持續不斷的吵鬧聲或故意找茬的行為。
- 引申義:在口語中更強調“無理取鬧”或“制造矛盾”,如家庭争吵或人際沖突(例:“媳婦與婆婆天天吵螺蛳”)。
2.使用場景
- 描述環境嘈雜:如喧鬧的街市、會議等。
- 形容人際關系矛盾:特指故意挑刺、争吵不休的行為(例:“誠心往公案套子上找轍”)。
3.詞源與演變
- 部分資料提到其源自中國古代故事,但具體典故未詳述。
- 近代用例見于20世紀初報刊(如《群強報》《實事白話報》),表明當時在北方方言中流行。
4.近義詞與用法
- 同義詞:吵螺絲(寫法變體)、找别扭、鬧矛盾。
- 多用于口語或非正式語境,帶有一定俚語色彩。
提示
若需考證具體文獻或方言分布,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如-5)。建議結合語境理解該詞,避免與成語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吵螺蛳》這個詞是指一種常見的中文方言詞語,主要在湖南、湖北等地方使用。它原本的意思是指一種吵鬧的聲音,類似于大家聚在一起喧嘩的聲音。
這個詞可以拆分成三個部首和六個筆畫。部首分别是 "口"、"虍"和 "虍",其中 "虍"重複了兩次。它的組成部分比較簡單,但是由于重複的部分,所以筆畫比較多。
《吵螺蛳》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有趣。在湖南、湖北等地方,人們常常采用這個詞來形容螺蛳粉攤點周圍的喧鬧情景,因為吃螺蛳粉時,人們聚集在一起吃飯、聊天,所以常常會有很多聲音,很吵鬧。
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是《吵螺螄》,它的意思和發音都是一樣的,隻是字形上有所不同。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是基本的意思是沒有改變的。
以下是幾個使用《吵螺蛳》這個詞的例句:
1. "這個地方真是吵螺蛳,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2. "我喜歡在吵螺蛳的地方吃飯,感覺很熱鬧,很有生氣!"
3. "每次路過那家吵螺蛳的餐館,我都會感受到濃厚的人氣和美食的誘惑。"
除此之外,還可以将《吵螺蛳》這個詞作為部分構詞的基礎,組成其他詞語,比如:
1. 吵鬧不斷:形容持續不停地吵鬧聲音。
2. 吵吵嚷嚷:形容人們争吵、喧鬧的場景。
3. 螺蛳粉:一種以螺蛳為主要食材的湖南特色小吃。
至于近義詞和反義詞,因為《吵螺蛳》這個詞的特殊性和方言特色,很難找到準确的對應詞語。這個詞的特殊含義和詞語形态在其他詞語中并沒有明确的替代選項。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