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獨樂的意思、獨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獨樂的解釋

(1).獨自欣賞、娛樂。《孟子·梁惠王上》:“民欲與之偕亡,雖有臺池鳥獸,豈能獨樂哉?”《晏子春秋·雜上十四》:“夫樂者,上下同之……今上樂其樂,下傷其費,是獨樂者也,不可!”《漢書·遊俠傳·陳遵》:“足下諷誦經書,苦身自約,不敢差跌,而我放意自恣,浮湛俗間官爵功名,不減於子,而差獨樂,顧不優邪!” 宋 蘇轼 《司馬君實獨樂園》詩:“雖雲與衆樂,中有獨樂者。”

(2).獨自以某事物為樂。《禮記·樂記》:“獨樂其志,不厭其道。” 孔穎達 疏:“言 武王 今獨能樂其志意,不違厭其仁義道理也。”

(3).玩具名。即陀螺。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榆白楊》:“梜者,鏇作獨樂及盞。” 缪啟愉 校釋:“‘獨樂’,即‘陀螺’,小兒玩具。”參見“ 陀螺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獨樂一詞在漢語中具有多維度釋義與文化内涵。從漢語詞典角度解析,其核心含義指“獨自享受快樂或安于自我愉悅的狀态”。《孟子·梁惠王上》記載:“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此處的“獨樂”強調個人獨自欣賞音樂或享受樂趣,與“衆樂”形成對比,體現儒家思想中對共享與仁愛的倡導。

在詞義發展過程中,“獨樂”衍生出兩層引申含義:其一指“不與他人分享的私密愉悅”,如《漢書·藝文志》中“獨樂其志”描述隱士超然物外的境界;其二含消極色彩,表達“自私享樂不顧他人”的貶義,如《史記·李斯列傳》批評“獨樂宮室”的奢靡行為。

現代漢語中,“獨樂”常被賦予積極心理學意義。學者王陽明在《傳習錄》中提出“獨樂非孤僻,乃心性自足”,強調獨處時保持内心豐盈的修養價值。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将其定義為“自得其樂而不依賴外物的精神狀态”,收錄于詞彙類目“心理活動”條目下。

網絡擴展解釋

“獨樂”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核心含義

  1. 獨自享樂
    指個人專注于自身快樂,忽略他人感受或利益,常含貶義。 例如《孟子·梁惠王上》提到“雖有臺池鳥獸,豈能獨樂哉?”,強調統治者若隻顧自己享樂,将失去民心。

  2. 獨自欣賞或娛樂
    中性用法,表示以個人興趣為中心的活動。如蘇轼詩句“雖雲與衆樂,中有獨樂者”,體現獨處時的精神滿足。

二、延伸含義

  1. 玩具别稱
    古代文獻中“獨樂”指陀螺,如《齊民要術》記載其作為兒童玩具的用途,現代已較少使用此義。

三、使用場景

四、辨析要點

需結合語境判斷詞義:古典文本多含批判性,現代日常使用可能偏向中性。陀螺的釋義需依托曆史文獻,當代罕見。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獻原文,可參考《孟子》《晏子春秋》等典籍,或查字典相關詞條。

别人正在浏覽...

黯森森安身之處悲摧邊符材秀塵情崇極的竅颠瘁釘書釘頂證獨威反面文章風瘧蓋世之才圭角赫連刀橫汾黃屋會考急捷進箋舅父拘拳闿拓摳谒狂顧連澍利兵隸寫龍醢馬食弭口磨破口舌木刀年年女人拜排喚匏系枇杷起差啓羅格蘭耆儒碩望勸戒冗絆襦袍傷别市道交守盡順袋庶望述叙酸水套問天津條約天中之嶽踢斷門檻枉累享儀銷神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