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上襄的意思、上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上襄的解釋

猶上駕。馬之最良者。《詩·鄭風·大叔于田》:“兩服上襄,兩驂鴈行。” 鄭玄 箋:“襄,駕也,上駕者,言為衆馬之最良也。”一說,猶言前駕。 王引之 《經義述聞·毛詩上》:“上者,前也,上襄猶言前駕,謂并駕於車前。”《拾遺記·周穆王》附 南朝 梁 蕭绮 錄:“進則充服於上襄,而驂驪於瑤輅。退則羈棄於下圉,思馭於帝閑。” 明 何景明 《述歸賦》:“乘白螭于上襄兮,曲文蜺于兩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上襄”一詞的含義可從古籍和現代詞典中歸納為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

  1. 本義指良馬(主流解釋) 源自《詩經·鄭風·大叔于田》中的“兩服上襄”,鄭玄箋注“襄”為“駕”,即“上駕者,衆馬之最良也”。王引之提出另一說,認為“上”指前方,“上襄”即“前駕”,指并駕于車前的馬匹。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形容駿馬,如明代何景明《述歸賦》中的“乘白螭于上襄”。

  2. 引申為高人指導(部分現代詞典收錄) 現代個别詞典将其作為成語,拆解“上”為高人、“襄”為輔助,引申為“有經驗者給予教導”。但此釋義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與“襄”字單獨表“輔佐”的用法(如《說文解字》中“襄,解衣耕”)有關,需謹慎使用。

建議:在古文閱讀中優先采用“良馬”釋義;若現代語境中使用“指導”義,需結合具體文獻佐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上襄的意思

《上襄》一詞出自于《論語·公冶長》一章,意為提升、加強,多用于形容人們對某一事物的态度和行動的進一步提升和加強。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上襄的拆分部首為“衣”和“申”,其中“衣”為上衣的意思,“申”為延長的意思。筆畫分别為四畫和八畫。

來源

《上襄》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公冶長》一章中。這一章中,孔子談到不倦于去襄助瑣事,并表示對于瑣事的關注和處理方法,要求做到襄上不損下,那麼才是上襄。

繁體

《上襄》的繁體字寫作「上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變化,但《上襄》一詞的基本形态并未發生太大變化,仍然是由“衣”和“申”兩個字組成。

例句

1. 他在會議上發言時,語氣凝重,上襄了他的領導能力。

2. 在生活中,上襄我們的精神力量,可以使我們更堅定地面對困難。

組詞

上襄者、上襄心态、襄助、襄以自強、上襄下則、以襄助之、襄撫、上下襄助

近義詞

上晉、上進、上揚、加強、提升

反義詞

下降、退步、減弱、放松、消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