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簡;書信。 唐 李吉甫 《編次鄭欽悅辨大同古銘論》:“使至,忽辱簡翰,用浣襟懷。不遺舊情,俯見推訪。”《舊唐書·李愬傳》:“軍吏鹹以不殺 祐 ( 李祐 )為言,簡翰日至,且言得賊諜者具言其事。”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 金陵 妓 郭三 為訟事, 江寧 王令 拘訊之, 香亭 為關説求免。 王 覆劄雲:‘昨承簡翰,誠恐狼藉花枝。’”
簡翰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書面詞彙,其含義可從字源與文獻用例兩方面解析:
基本釋義
“簡”本指竹簡,引申為書信或文書,《說文解字》釋為“牒也”;“翰”原指鳥羽,後借指毛筆、文字或書信,《玉篇》稱“筆也,謂文詞之林薮”。二字連用,“簡翰”多指書劄、公文等文字載體,如南朝劉勰《文心雕龍》中“簡翰昭析,文采允集”即形容文章明晰華美。
詞源演變
該詞屬古代漢語複合詞,最早見于六朝文獻。唐宋時期多用于官方文書或文人書信,如《全唐文》收錄的《謝賜禦劄表》中“捧戴簡翰,伏讀兢惶”,體現其莊重語境。明清後逐漸少用,僅存于仿古文體中。
現代應用與例證
現代漢語中“簡翰”已罕用,但在研究古籍、書法或曆史文書時仍具學術價值。例如《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書信;書劄”,而《古代漢語詞典》則強調其“特指官方文書”的職能。
參考資料
“簡翰”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含義及解析如下:
書簡;書信()。
若需進一步考證古籍用例或詳細字源,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弊事不知所措才絶常山陣吃死飯池魚林木翠裙措斂燈色丁簾東閃西挪扼腕豐上銳下風驷分卡福蔭撫治官封龜兒卦矯絜揭跣景語糾戾舊窩可足渾嬾慢類帖淚盈盈掠賣華工僚列鸾鸖露潔曼睩沒分豁蹑屩檐簦蟠蟲判讀品貌牽徬請給秋暮竘然柔愛僧祇支紳士協定申屠社員石經水火不辭愬訟四絕訟筩台室貪酷頽教土平妄境相觑香雪西方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