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官籍的意思、官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官籍的解釋

官府的簿籍。《元史·廉希憲傳》:“先時, 江陵城 外蓄水扞禦, 希憲 命決之,得良田數萬畝,以為貧民之業。發 沙市 倉粟之不入官籍者二十萬斛,以賑 公6*安 之饑。” 明 張羽 《賈客樂》詩:“浮家泛宅無牽掛,姓名不繫官籍中。”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官籍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官籍”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基本含義

  1. 官府的簿籍
    指官方登記、管理的名冊或檔案,常見于曆史文獻。例如《元史·廉希憲傳》提到“發沙市倉粟之不入官籍者二十萬斛”,此處“官籍”指官府記錄的糧食倉儲信息。

  2. 官職身份
    在特定語境中可引申為官員的職位或身份,但此用法相對少見。


二、使用場景與例句


三、詞源與演變

該詞由“官”(官府)和“籍”(簿冊)組合而成,本義強調官方檔案屬性。隨着語言發展,部分語境中衍生出與官職相關的比喻義,但核心仍指向官方記錄功能。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用例,可參考《元史》《明史》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官籍是什麼意思

官籍(guān jí)是指官員登記在案的記錄。官員擔任職位時,需要在官方文件上登記,這些文件合稱為官籍。官籍記錄着官員的個人信息、職位、任命時間等内容。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官(宀、示)+ 籍(糸/糹、貝/貝、聿)= 官籍

官的拆分部首:宀(mián)

官的筆畫:5畫

籍的拆分部首:糸/糹(mǐ)

籍的筆畫:10畫

來源

官籍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當時的社會非常注重官員的身份和地位。官籍的産生是為了管理官員,确保他們的身份和資格得到正式認證。

繁體

官籍的繁體寫法為「官籍」,與簡體中文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官籍」的寫法與現在基本一緻,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1. 他的官籍顯示他是一位高級官員。

2. 這份官籍記錄了他的升遷過程。

組詞

官員、籍貫、官銜、籍簿、官方

近義詞

官方文件、官府檔案

反義詞

民籍、平民身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