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施用的意思、施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施用的解釋

[use] 使用;采用

施用一種新的操作法

詳細解釋

(1).施行,實行。《史記·封禅書》:“ 始皇 聞此議各乖異,難施用,由此絀儒生。”《南史·徐勉傳》:“ 天監 初,官名互有省置, 勉 撰立選簿奏之,有詔施用。” 宋 葉適 《提刑檢詳王公墓志銘》:“龍圖閣學士,太子詹事 王公十朋 ,以太學生對策,請收還威福,除 秦檜 蔽塞之政。天子即日施用。” 明 唐順之 《萬古齋公傳》:“居常有志天下事。自為諸生,地方利害休戚,亹亹為上官陳説。既老無所施用,然猶不忘時事。”

(2).使用。 宋 蘇轼 《石恪畫維摩頌》:“挾方儲藥如丘山,卒無一藥堪施用。”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事一》:“ 柴 無子,所積俸緡數屋,未嘗施用。 柴主 薨之時,悉以送之於宮闈之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施用"的漢語詞典釋義

"施用"是一個動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幾層含義,其釋義及用法可從權威辭書和語言學研究中得到印證:

  1. 使用;應用

    • 這是"施用"最核心、最常用的含義,指将某物(如工具、方法、手段、藥物、肥料等)付諸實際使用或應用于特定對象或場合。
    • 例證: "施用化肥可以提高農作物産量。" / "這種新療法已在臨床上施用。"
    • 來源依據: 此釋義為現代漢語常用義,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等權威辭書中均有明确收錄。呂叔湘主編的《現代漢語八百詞》也将其歸為動詞,釋義為"使用(多用于書面語)" 。
  2. (在法律、政策等語境下)執行;實施

    • 特指将法律、法規、政策、刑罰、措施等加以執行或付諸實踐。
    • 例證: "對犯罪分子依法施用刑罰。" / "新政策将在下個月開始施用。"
    • 來源依據: 此用法在古代和現代文獻中均常見。如《周禮·地官·小司徒》中"施其職而平其政"鄭玄注有相關引申義。現代法律文書中也常用此義項。朱德熙在《語法講義》中讨論動詞用法時,指出類似"施行"、"實施"的動詞可用于抽象事物 。
  3. (古義/特定領域)加;施加

    • 在古漢語或特定專業領域(如農學、醫學),"施用"可更具體地指向對象添加、施加某種物質(如肥料、藥物)。
    • 例證: "給農田施用有機肥。" (農學) / "外用藥膏需在患處均勻施用。" (醫學)
    • 來源依據: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收錄此義項,釋義為"施行;實行。亦指施加"。在農業科技文獻中,此用法極為普遍 。

總結與辨析: "施用"強調将事物實際運用到具體對象或情境中,帶有一定的正式或書面語色彩。其核心是"用",但更側重于"付諸實踐"或"施加于對象"。與其近義詞"使用"相比,"施用"的對象常是方法、手段、法規、肥料、藥物等,且有時隱含"施加影響或作用"的意味。

主要參考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 商務印書館 (權威語文辭書,定義核心含義)
  2. 《漢語大詞典》 -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收錄曆史及更廣泛義項)
  3. 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 朱德熙《語法講義》 - 商務印書館 (語言學角度分析用法)
  4. 農業、醫學及法律領域專業文獻 (體現特定領域應用實例)

網絡擴展解釋

“施用”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使用、采用”,通常指将某種方法、物質或措施應用于具體場景。例如:

    • 農業領域常用“施用化肥”;
    • 技術操作中可指“施用新的操作法”。
  2. 曆史用法
    在古代文獻中,“施用”還包含“施行、實行”的涵義,多用于政策或法令的執行。例如:

    • 《史記·封禅書》提到“難施用,由此绌儒生”;
    • 《南史·徐勉傳》記載“有诏施用”。
  3. 現代應用
    現代語境下,其含義更偏向具體使用,如:

    • 種植中“後期施用葉面肥”;
    • 化工領域“施用阿克泰WG殺蟲劑”。

近義詞:采用、應用、實施
反義詞:廢棄、擱置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用法,可參考《能改齋漫錄》或蘇轼《石恪畫維摩頌》的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馣薆澳牐伴舞薄技臣一主二舛逆春月儲稸颠委抵陒耑啓範準分貝鳳绡奮釁黻班桄榔酒廣袤簋實瞽說寒漿紅巾鴻澤華嵩護城河郊桑戒食進脅基源跨略曠莽老學庵筆記冷碟利缰名鎖伶便流亂六一泥馬杜門不夜關蒙箕鹋鹩莺暖流偶像排外盤曲曲徑通幽人浮于事容刀删繁陝服生長期輸庸襚衣縮微書沓嶂天貴晩籁尾瑣小叙卸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