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戒食的意思、戒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戒食的解釋

約期共食;招宴。語出《左傳·襄公十四年》:“ 衛獻公 戒 孫文子 、 甯惠子 食。” 楊伯峻 注:“戒食,謂約期與之共食。” 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戒食》:“答人相招雲:伏辱戒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戒食是漢語複合詞,由“戒”與“食”組合而成,其含義需從字源、本義及引申義三個層面解析,并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

一、字義解析

  1. 戒(jiè):

    本義指“警戒、防備”,引申為“禁止、約束行為”。甲骨文象形為雙手持戈,表戒備之意,後衍生出宗教律條(如戒律)、行為規範(如戒除)等含義。

  2. 食(shí):

    本義指“進食”,《說文解字》釋為“米也”,泛指一切食物或飲食行為。

二、核心釋義

戒食指主動約束或停止進食行為,通常分為兩類:

  1. 宗教修持:

    佛教、道教等宗教為淨化身心、斷除欲望,規定特定時段禁食或節制飲食。例如佛教“過午不食”、道教“齋戒”均屬此類。

    來源:佛教典籍《四分律》載“日中以後不得食”,道教《雲笈七籤》述“齋者,齊也,潔也”

  2. 健康管理:

    現代語境中指因醫療需求(如術前禁食)、道德選擇(如素食戒肉)或體重控制(如間歇性斷食)而限制飲食。

    來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特定人群需控制飲食結構

三、文化延伸

四、現代應用

醫學領域“術前戒食”為防麻醉并發症,要求手術前8-12小時禁固體食物;健康管理中“戒糖”“戒油膩”等針對性戒食行為,均屬廣義範疇。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
  2.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文物出版社,1984.
  3. 張君房(宋).《雲笈七籤》.中華書局,2019.
  4.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人民衛生出版社,2022.

網絡擴展解釋

“戒食”一詞在漢語中有兩種不同語境下的解釋,需結合曆史用法和現代語義進行區分:

一、古代用法(約期共食)

  1. 核心含義:指邀請他人共同進餐或設宴款待。
  2. 語源考證:出自《左傳·襄公十四年》記載的“衛獻公戒孫文子、甯惠子食”,楊伯峻注疏明确解釋為“約期與之共食”。
  3. 應用場景:宋代胡繼宗《書言故事》記載,古人用“伏辱戒食”作為回應宴請的客套語。

二、現代用法(戒除飲食)

  1. 基本定義:指主動停止食用特定食物或全面禁食,包含兩個層面:
    • 健康層面:出于身體調理需要忌口(如戒糖、戒酒)
    • 精神層面:宗教修行或儀式中的齋戒行為(如佛教過午不食)
  2. 延伸含義:可表達自律精神,如戒除不良飲食習慣。

補充說明:現代口語中常與“禁食”混用,但嚴格來說:

建議在具體語境中結合曆史文獻或現代場景判斷詞義。若涉及健康行為,建議咨詢專業醫師制定科學飲食計劃。

别人正在浏覽...

本分官鼻鈎長家嘲詈成蔭出爐糍團存庇褡連雕俎低頭搭腦東渡多高飯感肺腑交風箱分毫宮奏瑰大和鵲誨利堿性較短比長集材積屯救生慷慨悲歌科子狂電窟窦餽勞老大伯菱唱離鄉别土絡絲末腳茑蘿匿避披決撲克牌普陀璞玉蜣螂前倨後恭乾糧前因後果清風七十鑽辱賤三類三遷之教慎竈石室金匮所持途途是道渥丹五鬥米道湘君竹相術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