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六一泥的意思、六一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六一泥的解釋

(1).道家煉丹用以封爐的一種泥。 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用雄黃水、礬石水、戎鹽、鹵鹽、礬石、牡蠣、赤石脂、滑石、胡粉,各數十斤,以為六一泥﹝封之﹞。” 王明 校釋:“ 孫 校:‘泥’下刻本有‘封之’二字。 明 案《籤》六七‘泥’下有‘固濟’二字。固濟者,密封也。”後以指煉丹。 唐 王維 《和宋中丞夏日遊福賢觀長天寺》詩:“墨點三千界,丹飛六一泥。”亦省稱“ 六一 ”。 唐 呂岩 《七言》詩之十四:“知是一般真箇術,調和六一也同天。”

(2).中藥名。蚯蚓泥的别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土·蚯蚓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六一泥是中國古代道教煉丹術中特有的密封材料,又稱“礬泥”或“神泥”,其名稱源自《周易參同契》中“六一合和,三五與一”的象數理論。該材料由七種礦物按固定比例煉制而成,主要成分包括礬石、戎鹽、鹵鹽、礜石、牡蛎、赤石脂、滑石,其中礬石占比六分之一,其餘六種各占十二分之一,故得名“六一”。

在具體應用中,六一泥需經“九蒸九曝”的炮制工藝,研磨後以醋調和成膠泥狀,用于包裹煉丹爐的接縫處,具有耐高溫、防洩氣的特性。東晉葛洪《抱樸子·金丹篇》記載,此泥可隔絕爐内藥物與外界五行之氣相沖,是煉制外丹的關鍵輔料。唐代《黃帝九鼎神丹經訣》更強調其陰陽調和之功,認為泥中七物對應北鬥七星,蘊含天地造化之機。

現代研究表明,六一泥中的礬石(明礬石)遇熱分解産生氧化鋁,能與赤石脂中的矽酸鹽形成緻密陶瓷化結構,這種複合材料的耐溫性可達1200℃以上,印證了古籍所述“固濟鼎器,萬無一失”的科學性。

網絡擴展解釋

六一泥是道教煉丹術語,同時具有中藥學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道教煉丹材料

  1. 定義與用途
    六一泥是古代道家煉制外丹時用于密封丹爐的泥狀物,主要功能是防止煉丹過程中氣體洩漏,确保反應環境密閉。其名稱源于《周易》象數理論中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象征天地之數的結合。

  2. 成分與制作
    根據《黃帝九鼎神丹經》記載,六一泥由七種材料構成:礬石、戎鹽、鹵堿、礜石、牡蛎、赤石脂、滑石。制作時需将前四物燒制二十日,後三物搗杵萬次,再以苦酒調和成泥狀,封爐後暴曬至幹燥。

  3. 象征意義
    道教認為煉丹需符合“天地之數”,六代表地數,一代表天數,兩者結合象征陰陽調和,确保煉丹成功。

二、中藥學含義

在中藥領域,六一泥指蚯蚓排洩物形成的泥土,别名“蚯蚓泥”。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其藥用價值,主要用于清熱解毒、消腫等症。

三、文學引用

唐代詩人王維曾以“丹飛六一泥”形容煉丹場景,可見該詞在古代文學中的文化影響。


提示:如需完整配方或藥理細節,可參考《抱樸子·金丹》《本草綱目》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拜折杯勺北走别具慧眼並軌長魚沉凝純度俶擾戴任單純導航台對捍堆砌遁迹空門二灘水電站犯分分隊苟或呱哒冠飾豪幹暴取壞植散群渙汗揮忽回憶錄彙展簡薄經義九摧軍防孔燕匡汲郎伉烈名名牒民主改革磨砻底厲憑結破獄鉗束且住為佳青豆房痊濟區别染戶染舊作新上下和合梢條沈長時類所出陶長天下鼎沸題結頽影塗炭生靈文謅下唇纖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