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隨便地叙談。《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此非貴客坐處,請到書房小敍。” 巴波 《你是在為人類服務嗎》一:“﹝ 巴老師 ﹞約我星期天到他家小叙。”參見“ 少敍 ”。
(2).單篇詩文或集子等前面的序文。《李長吉詩集》“公莫舞歌并序” 清 方世舉 批注:“小敍見古人得 太史公 ‘姑不具論,論其軼事’之妙。” 阿英 《小說三談·小說搜奇錄·芍藥榻》:“首勸善小叙,文字拙劣。”參見“ 小序 ”。
小叙(xiǎo xù)是現代漢語中一個具有雙層含義的複合詞,既可指代短暫的交談,亦能表示精簡的記叙文體。其語義演變與漢語詞彙的古今流變密切相關,以下從權威辭書、語料庫及語言學角度進行闡釋:
短暫交談
指非正式的、時間較短的閑談或叙話,強調對話的隨意性與時間限度。
例:午後與故人小叙片刻,倍感溫馨。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452頁。
短篇記叙
特指篇幅短小、内容精煉的叙事性文字,常見于散文、筆記等文體。
例:這篇遊記以小叙手法勾勒江南春色,言簡意深。
來源:《漢語大詞典》(縮印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卷3第124頁。
語素解析:
“小”表“短促、精簡”,“叙”源于《說文解字》“敍,次弟也”,本義為有序陳述,引申為“交談”或“記述”。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1963年。
曆時演變:
先秦典籍中“叙”多作“次序”解(如《尚書·舜典》),唐宋後衍生“叙談”義;明清白話作品(如《紅樓夢》)頻現“小叙”的口語化用法,後固化入現代漢語。
文學用例
“二人小叙家常,不覺日影西斜。”
——曹雪芹《紅樓夢》庚辰本第五十五回
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紅樓夢》校注本,2008年。
現代語境
北京大學現代漢語語料庫(CCL)顯示,“小叙”在口語中多用于親友偶遇、茶叙場景,書面語則側重精煉叙事風格。
詞彙 | 語義側重 | 文體/場景差異 |
---|---|---|
小叙 | 時間短、形式隨意 | 口語/散文均適用 |
暢談 | 内容盡興、時長不限 | 多用于正式交流 |
簡述 | 僅指文字精簡 | 純書面語,不含交談義 |
結論:“小叙”兼具口語交際與書面表達的雙重功能,其語義根植于漢語“叙”字的曆時擴展,現代用法在權威辭書、經典文本及語料庫中均有系統印證,體現了漢語詞彙的豐富性與語境適應性。
“小叙”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隨便地叙談
指非正式的、簡短的交談。例如:
單篇詩文或集子前的序文
指簡短的前言或說明性文字。例如:
謗聲抱産寶券槽戶腸套疊朝處馳币醇德鉏耨道園掇臀捧屁餓老鸱奮翮貫魚之序橫牀橫遮豎擋環翠閣花嘴利舌谏屍謗屠截稿界首疾捷禁罔謹遇迥然不群絶理絶足俊音撈稻草林藹绫羅靈笤離皮六尊履霜堅冰納涼蓬茅霹靂楔屏鄣歉收秦樹楚天曲柄鑽三回五次盛壯神旺轼櫃十字軍書鼓黍臛祧祊外祭婉麗威逼煟然衛守僞詐文姝鄉人小王子戲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