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cimal system] 一個以10為基數的數系,在理論上,某一位上的每一個單位都是下一位上一個單位的10倍
記數的一種方法。其特點為逢十進位,即滿十就向前一位數進一。例如個位滿十,在十位中加一;百位滿十,在千位中加一。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十進制漢語 快速查詢。
十進制是一種常用的計數系統,其核心特征是“逢十進一”,即每一位的權值為10的幂次方。以下是詳細解釋:
十進制使用0到9共10個符號(數字)表示數值,基數為10。每個數字的位置代表不同的權值,例如:
數值的大小由數字本身及其位置共同決定。例如: 數字1234 可分解為: $$ 1 times 10 + 2 times 10 + 3 times 10 + 4 times 10^0 = 1000 + 200 + 30 + 4 $$
十進制的起源可能與人類雙手有十根手指有關,便于直觀計數。早在古埃及、印度和中國等文明中就已廣泛使用。
十進制是日常生活、商業和科學計算的主流系統,如貨币、度量衡等。其他進制(如二進制)則更適用于計算機底層邏輯。
十進制通過位置和權值的組合簡化了複雜數值的表示,是數學和實際應用中最基礎的計數方式。
《十進制》是一個數學術語,用來描述一種數制系統,其中以10作為基數。在十進制中,我們使用10個數字(0-9)來表示所有的數值。
《十進制》一詞的拆分部首是“十”和“進”,其中“十”的部首是“十”字,表示數字10;“進”的部首是“辶”字,表示前進的意思。整個詞的筆畫總數是10。
《十進制》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數術發展。在古代,人們使用以10為基數的數制系統,将數字表示為不同位數的倍數。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中國的《九章算術》一書中,後來傳入其他國家和地區。
目前,《十進制》一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仍然保持不變,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表示《十進制》的方式可能會略有不同。古時候,人們對于“十”字的寫法可能存在變體,但基本保持了其橫豎結構的特點。對于“進”字的寫法也可能有所差異,但整體上仍能體現“辶”字的意義。
1. 在十進制系統中,數字10代表一位數。
2. 我們平時使用的計算機一般采用十進制表示。
十全十美、十分、十字路口、十八班、十年
缺角、分數、分式
二進制、八進制、十六進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