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給粟的意思、給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給粟的解釋

發給糧食。《新唐書·食貨志三》:“ 關中 為 吐蕃 蹂躪者二十年矣,北至 河曲 人戶無幾,諸道戍兵月給粟十七萬斛,皆糴于 關中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給粟”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給粟(拼音:gěi sù,注音:ㄍㄟˇ ㄙㄨˋ)的字面意思是“發給糧食”,指官方或上級向特定對象(如士兵、百姓)分發糧食作為供給。例如《新唐書·食貨志三》記載:“諸道戍兵月給粟十七萬斛”,即唐代戍邊士兵每月需發放十七萬斛粟米。


二、背景延伸

  1. 曆史用例
    該詞常見于古代文獻,多與赈災、軍需相關。如唐代關中地區因戰亂導緻糧食短缺,官府需從外地采購粟米發放給戍邊軍隊。

  2. 字詞解析

    • “粟”:指小米,古代作為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也泛指谷物(如稻、麥等)。
    • “給”:此處讀作“gěi”,意為交付、供給,而非“jǐ”(自給自足中的“給”)。

三、可能的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到“給粟”可引申為“給予幫助或賞賜”,可能與曆史典故相關,例如孟嘗君救濟窮人的故事。但這一解釋在權威古籍中較少直接體現,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四、總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給粟》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給粟(gěi sù)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向别人贈送谷物或糧食。它可以表示慷慨贈與或者供應食物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給粟》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亻”和“米”,其中“亻”表示人,“米”表示谷物。它的總筆畫數是11。 來源: 《給粟》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封建社會,當時人們以糧食為基礎生産食物,并且在社會交往中,經常以贈送糧食來表示友好或者互助。 繁體: 《給粟》這個詞的繁體字為「給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給粟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字形演變,可能有以下幾種寫法:「給」、「亳糴」、「斛」等。 例句: 1. 他向貧困的農民給粟以救濟。 2. 在節日時,我們常常給粟予親友,表達我們的關懷。 組詞: 給粟這個詞可以與其他詞語搭配形成一些組詞,例如:給食、給米、贈粟等。 近義詞: 類似于給粟的詞語包括:施粟、饋粟,它們都表示給予谷物或糧食的意思。 反義詞: 給粟的反義詞可以是:索糧、乞粟,它們表示尋求糧食或是請求别人提供糧食的意思。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詢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