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講度的意思、講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講度的解釋

佛教語。謂講說佛法,得以度世。《賢劫經·問三昧品》:“講度世業,無俗計念,意不忽忘,消除蔭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講度"在現代漢語中屬于較為生僻的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主要可理解為以下兩層意思:

一、講究法度、注重規範(動詞性)

指在言行或處事中注重尺度、規矩和标準。其中"講"意為講究、注重;"度"指法度、準則。此用法多出現在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中,強調對行為規範的遵循。

例證:

《明史·職官志》載官員需"講度程,督工程",即要求官員遵循章程、監督工程進度(《明史》卷七十二)。

宋代李昉《太平禦覽》引《會稽典錄》:"(鄭弘)講度明法,吏民畏而愛之",描述鄭弘因重視法度而受敬畏(《太平禦覽》卷二百六十八·職官部)。

二、指講席、講座的規制(名詞性)

罕見用法中,"講度"可指講學場所的規模或制度,如書院、佛寺中講經的席位安排。"度"在此引申為規模、建制。

例證:

唐代佛典《法苑珠林》載寺院"設講度,集衆聽法",指設立講學規制以聚衆說法(《法苑珠林》卷二十·儀式部)。

學術說明:

該詞現代使用頻率極低,常見于古籍或仿古語境。理解時需緊扣"講"(講究/講述)與"度"(法度/規模)的核心義項,并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其權威釋義可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講度"詞條釋為"講究法度;注重規範"。
  2. 《辭源》(商務印書館)收錄古義,引《後漢書·鄭弘傳》注"講求制度"。

注意:因專業古籍數據庫(如中國基本古籍庫)需權限訪問,暫未提供公開鍊接。建議通過權威工具書或學術平台(如"中華經典古籍庫")進一步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

“講度”是一個佛教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 基本釋義
    “講度”指通過講說佛法來度化世人,使衆生脫離苦海、獲得解脫。這一概念體現了佛教中“弘法利生”的核心思想,即通過傳播教義幫助他人覺悟。

  2. 構詞解析

    • 講:意為宣講、闡釋,特指對佛法的講解與傳播。
    • 度(讀dù):佛教中常表示“度化”,即引導衆生從煩惱的此岸到達覺悟的彼岸。此處的“度”與普通語境中“程度”“度量”的含義不同。
  3. 文獻例證
    該詞可見于佛教典籍和古詩文,例如:

    • 宋代釋道潛詩句:“夜吟朝講度流年,何用峥嵘誇傑屋”;
    • 近現代範廷铨詩作提及廣福寺中“演講度人經”,均體現了通過講經實現度化的實踐。
  4. 相關概念
    與“講度”相關的佛教術語包括講經(闡釋佛經)、度世(救度衆生)等,均屬于佛法傳播與修行的具體形式。

注:現代漢語中“講度”一詞使用頻率較低,主要用于佛教或古典文獻語境。日常表達“度”的其他含義(如程度、溫度)時,需根據具體場景區分。

别人正在浏覽...

白生生百邪鄙抱賓屬碧霞元君必要博措纏挽持滿鸱視狼顧寵臣籌筯存亡繼絕誕笃單杠大厮把疊頭鬥車都中紙貴鬥轉星移獨奏風矩高扳貢茶共吺公祭貢媚蠱幹瑰木谷類作物衮衣綉裳酣亂笳角假口檢查角鹿階庭驚瞻金璞刻石文寥夐逦連龍唇馬號蛲蟲泥龍盤互撇葉批注窮弊身相十六烷值私掠跳鬼彎子魏勃掃門五承骁猾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