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款引的意思、款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款引的解釋

謂從實認罪。《魏書·李崇傳》:“ 崇 察知之,乃以兒還 泰 ,詰 奉伯 詐狀。 奉伯 乃款引雲:‘先亡一子,故妄認之。’”《北史·循吏傳·蘇瓊》:“ 徐州 城中 五級寺 忽被盜銅像一百軀……爾後十月,抄賊姓名及贓處所,徑取掩,悉獲實驗,賊徒款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權威詞典和文獻記載,“款引”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款引(kuǎn yǐn)指“從實認罪”,即犯人如實交代罪行或承認犯罪事實。該詞多見于古代司法語境,強調自願供述的真實性。

二、文獻例證

  1. 《魏書·李崇傳》記載:“奉伯乃款引雲:‘先亡一子,故妄認之。’”描述犯人因事實敗露而坦白。
  2. 《北史·循吏傳·蘇瓊》中提到盜賊案:“賊徒款引,道俗歎伏”,指盜賊認罪後衆人歎服。

三、用法說明

四、注意

部分非權威網頁(如)将“款引”解釋為“委婉引導他人”,此說法缺乏文獻依據,可能是對詞語的誤解或混淆。建議以權威詞典和經典文獻釋義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款引(kuǎn yǐn)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欠(qiàn)和引(yǐn),它的總筆畫數為8。款引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古時候的款引寫作「歄引」,其中的「歄」是一個已經廢棄的部首,現今已不再使用。 款引一詞來源于古代,它是指用于封銅器、文書等上面的款式和圖案。其中,「款」指的是刻在或繡在物品上的簽名或标記,「引」則指引導、引出或揭示。 在繁體字中,款引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在古代寫法中,款引的字形更加簡單、樸素,沒有經過日積月累的演變和變體,文字線條更為簡潔、流暢。 一些例句中可以使用款引這個詞: - 她是一位出色的設計師,在産品上的款引非常吸引人的目光。 - 這幅畫上的款引非常精美,顯示了藝術家的巧思。 - 他的字寫得很漂亮,每個字的款引都很有藝術性。 款引與其他詞語的組合可以形成新的詞彙。一些與款引相關的詞語包括: - 款式(kuǎn shì):指物品或衣物的樣式或設計。 - 引導(yǐn dǎo):指引導、引領或指示方向。 - 引用(yǐn yòng):指引用他人的言論、書籍、資料等。 近義詞可以是:樣式、設計、标記。 反義詞可以是:普通、樸素、無款引。 款引是一個有着豐富曆史背景的詞語,它代表了古代文化和藝術的一部分。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款引都承載着豐富的意義,體現了人們對美的追求和個性的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