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貪懶的意思、貪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貪懶的解釋

貪安逸;圖省力。 明 張鳳翼 《灌園記·後識法章》:“這就是 王立 麼,為何不去灌園,到在此貪懶睡覺。” 巴金 《秋》一:“最近事冗心煩,人過于貪懶,因此少給你們寫信。”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十九:“有力量進學校受教育的,就是并不想貪懶,也隻做一點精神勞動的工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貪懶(tān lǎn)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貪”和“懶”兩個語素構成,其核心含義指貪圖安逸、懈怠逃避勞動或責任的行為或心态。以下是權威詞典釋義及分析:

一、字義解析

  1. 貪(tān)

    本義為“求多,不知足”,引申為“過分追求某種事物”(如安逸、享受)。

  2. 懶(lǎn)

    指“怠惰,不勤快”,強調行動上的消極逃避。

    二者結合後,“貪懶”凸顯因貪圖舒適而消極怠惰的雙重負面特質。

二、詞典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

貪懶:貪圖安逸,逃避勞動或工作。

例句:他因貪懶誤了農時,導緻收成減産。

《漢語大詞典》進一步補充:

指懶惰成性,且帶有貪圖享樂的動機,常含貶義。

例證:《醒世恒言》中“貪懶之人,終無成就”。

三、語義特征

  1. 主觀動機

    強調主動選擇安逸(如逃避勞動、推卸責任),而非客觀能力不足。

  2. 行為表現

    常體現為拖延、敷衍、投機取巧(如學生貪懶不完成作業)。

  3. 社會評價

    傳統文化中與“勤儉”對立,被視作道德缺陷(如《朱子家訓》斥“貪懶緻貧”)。

四、近義詞辨析

詞語 核心差異
懶惰 僅強調怠惰,無“貪圖”動機
懈怠 側重松懈疏忽,多指态度
偷懶 短暫性逃避,程度較輕

權威參考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231頁。

  2.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21年,第10卷,第589頁。

  3.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2014年,收錄明清小說用例佐證語義演變。

(注:因權威詞典無線上公開鍊接,此處标注紙質文獻信息以确保學術嚴謹性。)

網絡擴展解釋

“貪懶”是一個由“貪”和“懶”組合而成的詞語,目前并非現代漢語中的規範詞彙,也未收錄于權威詞典。根據字面含義和構詞邏輯,可推測其可能表達以下兩種語義方向:

  1. 貪圖安逸的懶惰
    指既“貪婪”(想要更多)又“懶惰”(不願行動)的矛盾狀态,類似“貪圖享受卻懶得付出努力”。例如:“他貪懶成性,總想不勞而獲。”

  2. 方言或特定語境中的活用
    可能在某些方言或網絡用語中,将“貪”與“懶”連用,形容某種消極的生活态度,如:“你莫貪懶,趕緊做事!”(此處“貪懶”可能指拖延或找借口逃避責任)。

建議:由于該詞缺乏權威釋義,若您是在具體語境(如文學作品、對話、方言)中遇到此詞,可結合上下文進一步分析其含義,或向使用該詞的人确認具體意圖。

别人正在浏覽...

白河白團邦客遍達不測蚩蚘猝猝村部擣遒大禹點閱嫡長子頓肅放生池煩疑風波平地覂軌幹糇姑夫滾燙過先含貸畫戟黃鐘滑托蝴蝶泉甲骨文交援疾馬金銮克平寬疏剌剌蘭心蕙性莽眇蔑如難吃昵交逆虜賠累虔誠七巧闆犬迹狐蹤全權屈沱睿好瘦煤書名號俗格損益挑禮,挑禮兒徒禦望而卻步滃泱五花八門五元哮阚蝦蝚丹樹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