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兌的意思、承兌的詳細解釋
承兌的解釋
(1) [accept]∶口頭地、書面地或以行為承擔付款義務
承兌彙票
(2) [honour]∶承諾并按照…的規定兌換
承兌一張支票
詞語分解
- 承的解釋 承 é 在下面接受,托着:承重。承受。 擔當,應允:承擔。承當。承包。承做。承認。 受到,蒙受:承蒙。承恩(蒙受恩澤)。 繼續,接聯:繼承。承平(指社會比較持久安定的局面)。承前啟後。 順從,迎合:奉
- 兌的解釋 兌 ì 交換:兌換(用一種貨币換另一種貨币)。兌現。彙兌(兩地通過信件或電報交換款項)。 液體從一個容器注入另一個容器,一種東西攙到另一種東西裡去:兌點熱水。 八卦之一,代表沼澤。 直:“松柏斯兌”。
網絡擴展解釋
承兌是金融領域中的一種票據行為,特指付款人(如銀行或企業)對彙票、支票等票據承諾到期支付的書面确認。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一、基本定義
承兌是彙票特有的制度,即付款人在票據到期前,通過籤字或蓋章明确承諾到期無條件支付票面金額。完成承兌後,付款人成為票據的主債務人,承擔首要支付責任。
二、核心要素
- 主體關系:涉及出票人(開具票據方)、付款人(承諾支付方)、收款人(票據持有方)三方。
- 法律效力:付款人籤字後,票據信用等級提升,流通性增強。
- 時間性:僅適用于遠期彙票,即約定未來某一日期支付的票據。
三、主要類型
- 銀行承兌:由銀行作為付款人,信用等級最高(如銀行承兌彙票)。
- 商業承兌:由企業作為付款人,依賴企業自身信用(如商業承兌彙票)。
四、操作流程
- 提示承兌:持票人在票據到期前向付款人出示票據。
- 籤章确認:付款人在票據正面記載“承兌”字樣、日期并籤章。
- 禁止附條件:若承兌附加限制條件,則視為拒絕承兌。
五、實際作用
- 信用擔保:相當于銀行或企業為交易提供支付擔保。
- 促進流通:經承兌的票據可在市場多次背書轉讓。
- 融資工具:企業可通過承兌彙票緩解短期資金壓力。
示例:A公司向B公司采購貨物,開具100萬元銀行承兌彙票。銀行審核後加蓋承兌章,承諾6個月後付款。B公司可立即使用該彙票向供應商支付貨款,或向銀行貼現提前獲取資金。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承兌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接受并承擔責任或義務。它的拆分部首是⼦(子字底下是⼳字),筆畫數為8畫。承兌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最早可在《周禮·少宰》一書中找到相關記載。在繁體字中,承兌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古時候,承兌的漢字寫法略有不同,字形較為繁複,但意思依舊相同。一個例句可以是:“銀行會承兌客戶的支票。” 關于組詞,例如:“承兌彙票”、“承兌憑證”等都是常見的搭配。近義詞可以包括“接受”、“認可”等詞語,而反義詞可以是“拒絕”、“否認”等詞語。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