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易經》中陽卦名“噬嗑”,離上震下。象征市集聚合天下貨物以交易。《三元裡人民抗英鬥争史料·太和市聯升社學序》:“且自太平之世,設市以通有無,和氣之區,藉商以資交易,此各得其所,《易經》所以占‘筮盍’也。”參見“ 噬嗑 ”。
“筮盍”一詞在現有文獻中并無明确記載,可能為生僻組合或書寫有誤。以下為兩字的單獨釋義供參考:
1. 筮(shì) 指古代用蓍草占卜的行為,如《周易》中的占筮過程。《禮記》有雲:“龜為蔔,策為筮”,可見其與龜甲占卜并列,是先秦重要的決策方式。
2. 盍(hé) 文言虛詞,常見兩種用法:
推測提示: 若為《周易》相關内容,可能涉及“噬嗑卦”(卦象䷔),該卦象征“咬合”,與司法、刑罰相關。建議核對原文語境,或補充更多上下文以便進一步解析。
《筮盍》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占卜和預測吉兇。它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其中《筮》指的是一種古代占卜方法,用于預測吉兇,而《盍》表示聚集、彙總。
《筮盍》的部首是竹(⺮)和皿(皿),它們分别代表筆畫2和5。
《筮盍》來源于古代《説文解字》。在繁體字中,它分别寫作《筮》(籭)和《盍》(覈)。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筮盍》的古代寫法分别為《筮》(meaning)和《盍》(meaning)。
1. 我希望我的求職面試能通過筮盍給出的結果是好的。
2. 《易經》是一本使用筮盍的重要經典。
1. 筮卦(指使用筮盍占卜的過程中産生的卦象)
2. 盍聚(指聚集或彙總不同的事物)
1. 筮卦
2. 占卜
3. 預測
1. 明确
2. 确定
3. 實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