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比翼的意思、比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比翼的解釋

[fly wing to wing(side by side)] 飛時翅膀挨着翅膀

詳細解釋

(1).翅膀挨着翅膀(飛翔)。《楚辭·蔔居》:“寧與黃鵠比翼乎?将與雞鶩争食乎?”《韓詩外傳》卷五:“南方有鳥名曰鶼,比翼而飛,不相得不能舉。”《隋書·儒林傳·劉炫》:“齊鑣驥騄,比翼鵷鴻……厚禮殊恩,增榮改價,其幸三也。”

(2).引申為齊頭并進。 晉 葛洪 《抱樸子·交際》:“其處也則講道進德,其出也則齊心比翼。” 清 方文 《容城答鄭魯若兼寄沉眉生》詩之二:“顧盼二三子,比翼翔天路。”

(3).喻夫婦相伴不離。《晉書·後妃傳上·左貴嫔》:“惟帝與後,契闊在昔。比翼白屋,雙飛紫閣。” 唐 長孫佐輔 《關山月》詩:“去歲照同行,比翼復連形。今宵照獨立,顧影自煢煢。” 清 孫枝蔚 《田家雜興次儲光羲韻》之三:“教子不求官,百年樂比翼。” 郭沫若 《瓶》詩之一:“在那 寶叔山 的山頂,會添出她和我的一座比翼的新墳。”

(4).“ 比翼鳥 ”的省稱。 三國 魏 曹植 《釋思賦》:“樂鴛鴦之同池,羨比翼之共林。” 清 納蘭性德 《南鄉子》詞:“休堕玉釵驚比翼,雙雙,共唼蘋花緑滿塘。”後多喻指夫婦、情侶。 明 高明 《琵琶記·金閨愁配》:“背飛鳥,硬求來諧比翼;隔牆花,強攀做連理。”《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 宋玉 牆東思不禁,願為比翼止同林。” 明 王錂 《春蕪記·秋閨》:“隻指望做連理同芳,比翼交歡,誰料做斷猿啣怨。”

(5). 元 代俗語。捉弄。 元 馬緻遠 《薦福碑》第一折:“我生平正直無私曲,一任着小兒比翼,山鬼揶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比翼,漢語複合詞,源自古代鳥類飛行形态的觀察與文學想象。其核心含義可從三方面解析:

  1. 詞源釋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界定為"翅膀挨着翅膀飛行"的動詞本義,特指鳥類雙飛現象,如《楚辭·蔔居》"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乎,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中暗含的比翼意象。

  2. 文化符號演變 據《漢語大詞典》考據,該詞自漢代逐漸演化為愛情符號,《山海經》記載的"比翼鳥"傳說奠定其文化原型——這種神鳥"狀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的生态特征,成為夫妻偕同的具象化表達。

  3. 文學象征體系 在詩歌傳統中形成多層意象:

該詞現代使用仍保持古典意蘊,常見于婚慶文學、合作宣言等語境,其語義穩定性印證了漢語詞彙系統強大的文化傳承功能。

網絡擴展解釋

“比翼”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原義:指翅膀挨着翅膀飛翔。 例如《楚辭·蔔居》中“甯與黃鹄比翼乎”,即描述鳥類并翅齊飛的場景。

二、引申含義

  1. 齊頭并進:比喻共同進步或協作。如晉代葛洪《抱樸子》中“齊心比翼”。
  2. 夫妻情深:象征夫婦恩愛不離,如成語“比翼雙飛”,常見于婚慶祝福或詩句中,如白居易的“在天願作比翼鳥”。

三、文化淵源

  1. 神話出處:源自《山海經》中“比翼鳥”的傳說,此鳥僅有一目一翼,需雌雄兩隻相配才能飛翔。
  2. 文學意象:古代詩詞常用以表達愛情或理想,如陸機《拟西北有高樓》中的“比翼雙飛翰”。

四、常見搭配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詞典及古籍注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山海經》《楚辭》等原文或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拔不出腿白衣公卿孱淺朝晨春秋裝宕跌調虎離山對數函數二産婦肺石猦狸風木之悲工團主義怪物關門貫綜過站赫斤和陸後晉豁人耳目椒阃寄懷急灘糾案就要巨苽聚結枯柳狼煙大話爛逸磊落轶蕩璘珣龍爪蔥鳴鑼開道彌撒末歲鳥喙欠籍騎鶴上揚州棄捐窮俗企想擾穰灑淚雨神廟視草台收離糾散搜擿談風月土釜文繡院我師禽屋裡人物序柙牀香杵詳選小家婆曉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