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蛻骨的意思、蛻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蛻骨的解釋

(1).脫骨。《初學記》卷三十引 三國 魏 曹植 《神龜賦》:“虵折鱗於平臯,龍蛻骨於深谷。”蛻,一本作“ 脫 ”。 唐 李紳 《靈蛇見少林寺》詩:“已應蛻骨風雷後,豈效銜珠草莽閒。”

(2).靈魂升天後的骸骨。多用于道教徒。 宋 蘇轼 《昭靈侯廟碑》:“廟有穴五,往往見變異,出雲雨。或投器穴中,則見於池,而近歲有得蛻骨於池者,金聲玉質,輕重不常,今藏廟中。” 明 唐順之 《與姜編修廷善書》:“ 崇安 、 建陽 之間誠是仙靈窟宅,昔人蛻骨,在在有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蛻骨是漢語中具有多層文化内涵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本義指生物蛻化骨骼的現象 《漢語大詞典》指出,"蛻骨"原指蛇、蟬等節肢動物蛻去外骨骼的生理過程,如《本草綱目·蟲部》記載:"蟬蛻,乃蟬脫殼之謂,猶人蛻骨也。"這種自然現象被古代文人用以比喻生命形态的轉變。

二、道教修煉術語 在道教典籍中,蛻骨特指修煉者脫胎換骨的過程。《雲笈七籤》卷八十六載:"修道者三蟲既斬,九孔通達,乃可蛻骨輕舉。"《道教文化辭典》解釋此為修道者通過内丹修煉,達到"遺棄凡骨,成就仙體"的終極境界。

三、文學修辭手法 唐宋詩詞常以蛻骨喻指精神境界的升華。蘇轼《赤壁賦》"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即暗含蛻骨意象。現代漢語中延伸為形容思想觀念的徹底革新,如王國維《人間詞話》評李後主詞"真所謂以血書者,其蛻骨換胎皆在詞中"。

主要參考資料:

  1. 羅竹風《漢語大詞典》第8冊
  2. 李時珍《本草綱目》萬曆刻本
  3. 張君房《雲笈七籤》道藏本
  4. 胡孚琛《道教文化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 王國維《人間詞話》手稿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蛻骨”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其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脫骨
    指生物體脫去骨骼或外殼的過程,常用于描述蛇、龍等動物蛻皮或脫骨的生理現象。例如:

    • 曹植《神龜賦》提到“龍蛻骨於深谷”,以龍蛻骨象征自然界的蛻變。
    • 唐代李紳詩句“已應蛻骨風雷後”,暗喻經曆重大變化後的新生。
  2. 道教中的靈魂升天遺骸
    特指道教徒修行後靈魂飛升留下的骸骨,被視為神聖遺物。例如:

    • 蘇轼《昭靈侯廟碑》記載池中發現“蛻骨”,形容其“金聲玉質”,體現道教文化中的神秘色彩。
    • 明代唐順之提及武夷山一帶“昔人蛻骨,在在有之”,反映道教徒對遺骨的崇敬。

二、文學與宗教關聯

三、總結

“蛻骨”既涵蓋自然生物的生理現象,又承載道教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漢語中融合現實與宗教哲理的典型詞彙。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神龜賦》《昭靈侯廟碑》等原作。

别人正在浏覽...

搏攫愁眉啼妝大黃動力學短暗繁省悱怵風輕雲浄高樓寨之戰高音喇叭隔開緪索公良工農業荒地胡雛瑚簋彙報會活塞缣帛靜郭君驚猿脫兔刻剝趷躂克日蘭月立标裡曲漏火買靜求安慢戾美男破老名牒木版水印瞥脫千秋金鏡乾陀喬做衙湫淤氣俠衢室人造三形少需沈菀時體世兄耍逗水菽四圍綏徕鐵嘴鋼牙投旗萬石君往行蜿蜿虵虵彎子烏巾五兆香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