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名牒的意思、名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名牒的解釋

名冊。《後漢書·質帝紀》:“其高第者上名牒,當以次賞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名牒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内涵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記載姓名、身份信息的官方文書或簿冊,相當于現代的登記名冊或檔案。該詞在古代行政、戶籍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體現為以下兩方面:

  1. 戶籍登記憑證

    古代官府為管理人口與賦役,将百姓姓名、籍貫、年齡等詳細信息編錄成冊,稱為“名牒”。此牒既是身份證明,也是朝廷征調賦稅、徭役的依據。例如《新唐書·食貨志》記載戶籍制度時,便涉及名牒的編制與管理流程。

  2. 官員任職檔案

    在官僚體系中,“名牒”特指記錄官吏姓名、品階、任職履曆的官方檔案。唐代吏部設有“甲庫”,專門保管官員名牒(《唐六典·吏部》),用于考核升遷。宋代《吏部條法》亦規定官員調任需核驗名牒以确認身份。

詞源演變與關聯概念

“牒”本義為書寫用的竹簡或木片,後引申為公文、文書。相關詞彙如“譜牒”專指家族世系記錄,“度牒”為僧道身份文書,均體現“牒”作為官方認證載體的功能。而“名牒”的消亡與明清時期“黃冊”“魚鱗冊”等新型戶籍制度的推行相關,反映了古代行政文書的演變。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名牒”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名冊,主要用于記錄特定身份或資格的人名。以下是詳細解釋及背景信息:

1.基本含義

2.字詞拆解

3.使用場景

4.相關詞彙

5.權威來源差異

“名牒”是古代官方名冊的專稱,需結合具體文獻理解其用法。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白玉腴保山市參省超常朝元岔氣車迹晨鐘暮鼓赤坂沖辰詞骨代叙二阮風緊奉擾撫惜扶于幹輔耕根車咯痰攻苦食淡桁條鴻雁将意疾捷矜慈酒友畯德刻本寬舒郎伯離經斷句離夢鹿菲妹丈密厘磨砻镌切讷言敏行凝湛徘徊花烹割漰湱求退任職睿情如龍似虎商意殺彘教子升輿食方丈于前十榦蝨症堂花天庖童颠頹裂香獸纖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