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筒箭的意思、筒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筒箭的解釋

藏于竹筒内的暗箭。為袖箭之屬,可以連發。《新唐書·劉巨容傳》:“ 浙 西突陣将 王郢 反,攻 明州 , 巨容 以筒箭射 郢 死。”《資治通鑒·唐僖宗乾符四年》:“ 郢 ( 王郢 )收餘衆,東至 明州 , 甬橋 鎮遏使 劉巨容 以筒箭射殺之,餘黨皆平。” 清 方以智 《通雅·器用》:“筒箭亦連發之箭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筒箭,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的複合名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 字面結構與基本含義:

    • 筒: 指中空圓管狀的容器或發射裝置,通常由竹、木或金屬制成。在兵器語境中,“筒”常指代能夠容納并引導箭矢或其他投射物飛行的管狀器具。
    • 箭: 指古代兵器,由箭頭、箭杆和箭羽組成,依靠弓、弩等彈射裝置發射。
    • 筒箭(基本義): 合指一種利用筒狀裝置發射的箭矢,或指這種發射裝置本身。其核心概念是箭與發射筒的結合,區别于傳統的弓射或弩射。
  2. 曆史與軍事應用中的具體指代:

    • 早期發射裝置: 在古代,筒箭可以指代一種簡易的發射工具,例如将箭放入竹筒中,利用竹筒的約束和可能的輔助動力(如吹氣、彈簧等簡易機構)來發射,用于近距離射擊或狩獵。這類似于大型吹箭或早期管狀抛射裝置的雛形。
    • 火器時代的演變: 更常見且重要的含義出現在火器發展之後。筒箭常指:
      • 火箭的組成部分: 在早期的火藥火箭(如宋代的“火藥箭”)中,“筒箭”特指綁縛有火藥筒(推進裝置)的箭矢本身。火藥筒通常是一個紙筒或竹筒,内裝火藥,點燃後産生反沖力推動箭矢飛行。這種“筒”(推進裝置)與“箭”(戰鬥部)的結合體就是“筒箭”。
      • 火箭的代稱: 有時也直接用“筒箭”來指代這種利用火藥筒推進的火箭武器。例如明代軍事典籍中記載的“火龍箭”、“一窩蜂”等多發火箭發射裝置,其發射的彈藥即可稱為“筒箭”。
    • 其他管射武器: 在更廣泛的語境下,筒箭也可能泛指所有通過管狀器具發射的箭類武器,包括但不限于火箭。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筒箭是一種古代暗器,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

一、基本定義 筒箭指藏于竹筒内的暗箭,屬于袖箭類武器,可連續發射。其名稱由"筒"(竹制容器)和"箭"(發射物)組合而成,具有隱蔽性強、便于攜帶的特點。

二、曆史用例 據《新唐書·劉巨容傳》記載,唐代将領劉巨容曾用筒箭射殺反叛将領王郢,成功平定叛亂。這一記載在《資治通鑒》中也有印證,說明筒箭在唐代軍事中确有實戰應用。

三、功能特點

  1. 連發設計:不同于普通弓箭,筒箭采用特殊裝置實現連續發射(清·方以智《通雅》提及)
  2. 隱蔽性強:竹筒外形與日常用品相似,突襲時不易被察覺
  3. 射程適中:屬于近戰暗器,適用于巷戰或突襲場景

需注意現代語境中"筒箭毒堿"屬于藥物名稱,與古代兵器無直接關聯。以上解釋主要依據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古籍注解,更多曆史細節可查閱《新唐書》《資治通鑒》等原始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脖臍不到頭不躐等不惺惺顫掉常楊垂範百世大衆化德施點觸對獄付諸敢做敢為和哄慧鏡昏頭搭惱交貿孑身錦裙就道舊派絶膑句律鈞嚴考區霤奧莅職瑪瑙冒率南天門疲人錢金佥然勤瘁清裁青墀七香車卻複仁兄日天子上竿掇梯商量盛集神龍折要石婦首卷樹桠書奏泗濱友汰除太丘道廣同舟遇風土地望歲萬古蟾問安湘勇仙伎現疾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