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石婦的意思、石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石婦的解釋

(1).即石女。 漢 揚雄 《太玄·廓》:“次三廓無子,室石婦。” 範望 注:“婦而無子,陰不合也,故謂之石也。”參見“ 石女 ”。

(2).婦人石像。 唐 白居易 《蜀路石婦》詩:“道傍一石婦,無記復無銘。傳是此鄉女,為婦孝且貞。”

(3).望夫石。傳說古有貞婦望夫不歸,化而為石。 唐 鮑溶 《期盡》詩:“青山石婦千年望,雷雨曾知來不來。” 元 楊維桢 《<石婦操>序》:“石婦即望夫石也,在處有之。詩人悲其志與 精衛 同,不必問其主名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石婦”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差異,以下是主要解釋及來源:

1.指“石女”

即因生理構造異常無法正常生育或行房的女性。這一解釋最早見于漢代揚雄的《太玄經》,晉代範望注釋為“婦而無子,陰不合也”。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常用來描述先天性生殖系統缺陷的女性。


2.婦人石像

指為紀念女性貞孝而雕刻的石像。例如唐代白居易《蜀路石婦》詩雲:“道傍一石婦,無記複無銘”,描述鄉間紀念貞婦的石像。


3.望夫石傳說

源自民間故事,指因丈夫未歸而化為石頭的貞婦形象。唐代鮑溶詩句“青山石婦千年望”及元代楊維桢《石婦操》序言均以此為題材,将其與“精衛填海”并列,象征堅貞與悲情。


4.成語比喻義(争議性)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比喻女性頑固不化”,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需注意該釋義可能為現代衍生,使用時應結合具體語境。


“石婦”一詞的核心含義集中于生理特征(石女)、紀念性石像及傳說意象(望夫石),建議優先參考古典文獻釋義。若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閱《太玄經》《白居易詩集》等原始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石婦的意思

《石婦》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石頭做成的人形女子。石婦一詞也常常用來形容女子堅強、冷漠、遲鈍等性格特點。

拆分部首和筆畫

石婦的拆分部首是石(dàn),筆畫數為7。

來源

石婦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邶風·擊鼓》中的一句詩:“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其中的“山有木”就指的是石婦。

繁體

石婦在繁體中的寫法為「石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石婦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在金文中,石婦寫作「⺨婦」。而在篆書中,石婦的寫法為「石女」。

例句

1. 她的冷漠和堅強讓她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石婦。

2. 她的性格就像是一塊石頭制成的石婦,不容易動搖。

組詞

石婦采(形容冷漠)

石婦紋(指陶瓷器表面的花紋)

石婦臉(形容女子冷酷的面容)

近義詞

石女(形容女性冷漠、堅強)

鐵婦(形容女性堅強、果斷)

鐵石女子(形容女性性格堅毅、頑強)

反義詞

水性女子(形容女性柔情、易變)

軟弱女子(形容女性缺乏堅強的性格)

溫柔女子(形容女性溫和、體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