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通幾的意思、通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通幾的解釋

意指哲學。語本《易·繫辭上》:“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 清 方以智 《<物理小識>自序》:“寂感之藴(指天地陰陽動靜的奧妙),深究其所自來,是曰通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通幾”是一個具有哲學深度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本義與引申義兩個層面解析,主要源于中國古代哲學典籍:

一、本義:洞察細微征兆 “通幾”指通達事物萌發、變化的細微先兆。“幾”本義指隱微的迹象或變化的苗頭,《周易·系辭下》雲:“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 “通”即洞悉、貫通。故“通幾”強調對事物發展初始狀态的敏銳把握。例如:

“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

“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

二、引申義:探究根本原理 在宋明理學中,“通幾”引申為探究宇宙萬物的根本規律與終極原理。明代思想家方以智在《物理小識·自序》中将學問分為三類:

“質測”(實證科學)、

“通幾”(哲學思辨)、

“宰理”(社會倫理)。

其中“通幾”即指超越具體現象、通達萬物本質的形而上學思考,如朱熹所言: “所謂‘幾’者,隻才覺得近便是,便是發動處也。”

三、哲學意涵:把握變化契機 “通幾”還蘊含把握關鍵時機的能力。《周易》強調“知幾其神乎”,認為預知征兆方能趨吉避兇。王夫之在《張子正蒙注》中闡釋:

“幾者,變之微也……君子研幾于動靜之間,而貞夫一之理見矣。”

此解凸顯“通幾”作為動态認知與行動智慧的統一。


權威參考來源:

  1. 《周易·系辭傳》 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朱熹《朱子語類》 黎靖德編,中華書局
  3. 方以智《物理小識》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4. 王夫之《張子正蒙注》 中華書局《船山全書》本
  5.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通幾”詞條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通幾”是一個源自中國古典文獻的哲學概念,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一、詞義來源

“通幾”一詞出自《周易·系辭上》:“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其中,“通”指貫通、透徹,“幾”指細微的征兆或事物變化的契機,合起來表示通過深究事物本質來把握規律。

二、哲學内涵

  1. 哲學範疇:清代學者方以智在《物理小識》自序中将“通幾”定義為探究天地陰陽動靜奧妙的學問,強調對事物本源的深刻理解。
  2. 與“質測”對應:方以智提出“質測”(實證研究)與“通幾”(哲學思辨)相輔相成,前者關注具體現象,後者探索普遍規律。

三、現代延伸

在當代語境中,“通幾”可引申為對複雜問題的系統性思考或對事物本質的洞察。例如,描述某人“精通幾門語言”時,雖與哲學原義無關,但保留了“深入掌握”的語義層次。

四、讀音與字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周易》及方以智著作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拔起背理不夜侯城寺遲徊不決斥苦錯繡打死老虎冬米放蔑富豔戆冥挌鬥隔閡宮錦袍狗碰怪厲鬼笑窮姑太太翰音痕累奸旗鼓節取舉十知九老實兩虎相争聯橫離割沒做理會處牧字俳長凄哀俏成俏敗棋經青蓮朵謦唾傾信瓊蘇奇形異狀人行橫道紗縠沈祠神丁史編時妝淞江鲈送盤泰阿填具佻宕鐵橋腿裆卧龍崗無拘無束遐魅祥編相機而行弦筈遐算晰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