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節取的意思、節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節取的解釋

(1).《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詩》曰:‘采葑采菲,無以下6*體。’君取節焉可也。” 杜預 注:“葑菲之菜,上善下惡,食之者不以其惡而棄其善,言可取其善節。”後因以“節取”指取其善節。 明 唐順之 《與陳蘇山職方書》:“言之縷縷,殊愧詞不能達意也……幸賜裁酌而節取之。”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中庸第二十四章二》:“故《章句》、《或問》而外, 朱 門諸子所記師言,過口成酸,讀者當知節取。” 清 葉廷琯 《吹網錄·<讀書敏求記>校本》:“見聞既博,辨别尤精,但以闆本而論,亦可謂之賞鑑家,則仍未嘗不節取之。”

(2).有節制地收取。《晏子春秋·問上七》:“節取于民而普施之,府無藏,倉無粟,上無驕行,下無諂德。”

(3).節錄。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書·啟祯野乘》:“《萬石園記》亦有可節取者,僅資談助,略録於後。” 葉聖陶 《文章例話·我所知道的康橋》:“前面的文章是 徐志摩 先生的《我所知道的康橋》的一部分,全篇太長,隻能節取。”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節取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節取”是漢語中的複合動詞,由“節”和“取”兩個語素構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釋義,該詞包含兩層核心含義:

  1. 本義層面

    指從整體中選取符合标準的部分。《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裁取合宜者”,例如“節取文獻精華”特指在學術研究中篩選有價值的内容。這種用法常見于古籍整理領域,如清代學者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強調“節取當以義理為準”。

  2. 引申義層面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補充說明其可表示“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獲取方式”,如《漢書·藝文志》中“節取時需”指向根據時代需求調整采納标準。現代漢語中該義項多用于政策制定或資源管理場景。

詞性上屬于及物動詞,标準讀音為jié qǔ(ㄐㄧㄝˊ ㄑㄩˇ)。構詞法屬于并列式合成詞,其中“節”表篩選,“取”表獲取,二者語義互補。該詞在《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中被列為規範用詞,與“截取”存在語義差異:前者強調按标準精選,後者側重片段截留。

網絡擴展解釋

“節取”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

一、取其善節(核心義)

源自《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引《詩經》典故,比喻對事物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例如采摘葑菲(蔓菁類植物)時,雖根部苦澀,但葉可食用,強調應選擇有價值的部分。

二、有節制地收取

常見于資源管理場景,如《晏子春秋》中提到的“節取于民”,指合理征收賦稅或使用資源,避免過度消耗。

三、節錄(引申義)

表示從原文中摘錄部分内容,如清代文獻和葉聖陶作品中提到的“節取”用法。


應用場景

  1. 日常生活:倡導節約用水用電等資源
  2. 社會治理:描述政策制定中的精打細算
  3. 文獻處理:指對文本的摘錄或選擇性引用

該詞讀音為jié qǔ,現代多用于強調資源合理利用的語境。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左傳》《晏子春秋》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庵廬安榮筆杆慚服鸧鴳插腳産婆朝益暮習赤鳳沖脈抽引儲聚爨琴丹葩達郁典選二性子惡心煩繁縷飛過海俸金鳳曆負轅崗警诟罵光榮規賢矩聖餞春燋龍溫池鏡破钗分酒肉朋友積意卷箨醵分空名宣頭口柔闊遠老實圪蛋涼衫力本利火留犂撓酒寞寂内志蓬荜生輝屏藏匹遇清慧青瑣秘期信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上牢勝壤升提霜暑孰田通逆退班推陳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