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評骘的意思、評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評骘的解釋

亦作“ 評隲 ”。評定。 唐 柳宗元 《柳常侍行狀》:“敢用評隲舊行,敷贊遺風。”集注引 童宗說 曰:“《説文》雲:隲,定也,升也。隲,音質。” 明 歸有光 《與沉敬甫書》之八:“曾見《顧恭人壽文》否? 敬甫 試取評隲,不知于 曾子固 如何?” ********* 《戰争與人口問題》:“吾人雖不欲苛論古人,而對於 馬氏 人口論所授近世侵略以口實之事實,亦不敢為之曲諱。餘乃審 馬氏 之説而妄為之評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評骘”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píng zhì,意為評定、評論。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詞義解析

    • “骘” 本義為“排定、确定”(《說文解字》釋為“定也,升也”),引申為對事物的評判。
    • “評骘” 即通過分析後給出結論,常用于對人物、行為或作品的評定。例如:“評骘舊行,敷贊遺風”(柳宗元《柳常侍行狀》)。
  2. 異體寫法
    也作“評隲”,但“評骘”是更通用的寫法。


二、用法與文獻例證

  1. 古代典籍

    • 唐代柳宗元在《柳常侍行狀》中最早使用該詞,後多見于文學評論。
    • 明代王世貞詩雲:“何用為渠評骘,醉鄉且住逡巡”,體現其文雅色彩。
  2. 近現代用法

    • 清代《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提到:“慎卿先生此一番評骘,可雲至公至明”,強調公正評判。
    • 李大钊在讨論人口問題時亦用此詞,指對理論的審慎評論。

三、相關詞彙


四、總結

“評骘”屬書面用語,多用于學術或文學語境,強調系統、權威的評判。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說文解字》《儒林外史》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評骘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評骘(píng zhǒu)是指評論、評價和宣揚一個人或一件事物的優點和美好之處。這個詞源于中國古代文化,尤其在文人墨客之間被廣泛使用。評骘常用于形容在文章、作品或事件中,對于某個人或事物進行客觀、中肯的評價和贊賞。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評骘這個詞的部首是言(yán),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評骘這個詞最早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化。在古代,文人墨客往往會互相評骘彼此的作品或言行,以表達對對方的欣賞和贊賞。 繁體 評骘這個詞的繁體字為評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評骘的寫法并非與現代相同。古時候的寫法為評騅。其中,“評”表示評論、評價,“騅”表示一種婉約而美麗的馬。 例句 1. 他對這位藝術家的作品給予高度評骘。 2. 那個時期的文人常常互相給予評骘,以促進彼此的創作進步。 組詞 1. 評書(píng shū):評價和評論某個書籍或故事。 2. 評劇(píng jù):專門評價和評論某個戲劇表演。 3. 評測(píng cè):對某個産品或服務進行評估和測試的過程。 近義詞 1. 評價(píng jià):對某個人或事物的品質進行評判。 2. 贊美(zàn měi):對某個人或事物的優點和美好之處表示贊賞。 反義詞 1. 貶低(biǎn dī):對某個人或事物的缺點和不足進行批評。 通過以上描述,我們了解到評骘是指對某個人或事物進行評價和贊賞的行為,常常用于文學藝術領域。我們可以使用這個詞來描述對作品、表演或事物的評價,并且可以與其他相關詞彙進行比較,以獲得更加準确的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