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江西的意思、江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江西的解釋

[Jiangxi] 中國東南部的省。面積16萬平方公裡,人口3320萬,省會南昌。贛江南北貫全省,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位于省的北部;湖周圍平原為主要産糧區。立于鄱陽湖入長江口西側的廬山為著名避暑勝地。位于省西部的井崗山為中國共6*6*黨創立的第一個革命根據地之。南部是世界著名的鎢礦産地

詳細解釋

隋 唐 以前,習慣上稱 長江 下遊北岸 淮水 以南地區為 江 西;有時又泛稱 長江 以北包括中原地區在内為 江 西。《史記·項羽本紀》:“ 江 西皆反,此亦天亡 秦 之時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江西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江西作為中國省級行政區名稱,其漢語詞典釋義及文化内涵解析如下:


一、詞源與基本釋義

江西(Jiāngxī)由“江”與“西”複合而成:


二、曆史沿革與行政演變

  1. 唐代(733年):

    設江南西道,管轄今江西、湖南大部及安徽部分地區,“江西”首次成為行政區劃名稱(《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

  2. 元代(1277年):

    正式建立江西行省,奠定現代省域基礎(《元史·地理志》)。

  3. 現代定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南昌,簡稱“贛”。


三、文化符號與地域特征

  1. 山水意象:

    因境内最大河流贛江縱貫南北,别稱“贛”;鄱陽湖(中國最大淡水湖)構成“魚米之鄉”生态标識。

  2. 人文象征:
    • 景德鎮瓷器(“瓷都”)代表中國陶瓷文化巅峰。
    • 廬山、井岡山承載詩詞、革命雙重文化遺産(《中國文化地理綱要》)。

四、權威詞典釋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

江西:省名。位于中國東南部,長江中下遊南岸。因唐代屬江南西道得名。省會南昌市。

《辭海》(第七版)補充:

面積約16.69萬平方公裡,以紅色文化、生态資源及有色金屬礦産著稱。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可驗證的線上參考文獻鍊接,本文釋義依據《漢語大詞典》《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辭海》等權威工具書内容綜合整理,符合原則。建議通過圖書館或學術數據庫獲取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江西”作為詞語在不同曆史時期和語境中有不同含義,以下從現代行政區劃、地理特征及曆史沿革三方面綜合解釋:

  1. 現代行政區劃
    江西省是中國東南部的省級行政區,簡稱“贛”,省會為南昌市。其名稱源于唐代設立的“江南西道”,又因省内最大河流贛江得簡稱。截至2023年,全省總面積約16.69萬平方公裡,轄11個地級市(含南昌市)、27個市轄區、12個縣級市等。

  2. 地理與自然資源
    位于長江中下遊南岸,東鄰浙江、福建,南接廣東,西連湖南,北毗安徽、湖北。地形以山地為主(占比80%),贛江縱貫全省,鄱陽湖為全國最大淡水湖,周邊平原是主要産糧區。著名景點包括廬山(避暑勝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等。

  3. 曆史沿革

    • 隋唐以前:“江西”泛指長江下遊北岸淮水以南地區,或廣義涵蓋長江以北中原地區(如《史記》中“江西皆反”的記載)。
    • 唐代以後:唐玄宗設“江南西道”,現代江西省的行政概念逐漸形成。
  4. 其他特征
    江西省礦産資源豐富(如南部鎢礦),曆史文化底蘊深厚,擁有井岡山等紅色革命遺址,旅遊業發達。

提示:若需行政區劃、人口等最新數據,可參考江西省人民政府官網(來源包含的更新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弼臣蔽日陳挹疇阜愁感純鋼阨曲訛失鵝眼錢犯規輔仁蓋弓耕田各有所好盥漱蠱殺鼓扇何許人後甲厚今薄古化服回鋒渾漫兼儒蹇支甲綴解夢節日翁計慮緊不緊箐雞老來俏牢羌老爺爺拉下馬零籠龍碛率俾勉力目睭女大難留噴口千金難買千載奇遇齊德啓籥券商睿姿賞鐘彡姐神籌食蹯失調十姓百名受命寶贖銅四始聽神經尾末卧虎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