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小力微”是一個中性成語,形容數量或規模有限,且力量薄弱。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指事物在數量上稀少,同時力量或影響力非常微弱。常用于描述資源有限、能力不足的狀态。
多用于描述以下場景:
此成語在現代漢語中仍具實用性,尤其適合描述需要客觀表達“資源有限但仍在堅持”的情景。
《量小力微》是一句成語,用來形容某人的力量或者實力非常微弱,不足以産生任何重大的影響。它表達了力量的微小和不足的含義。
《量小力微》的拆分部首是“量”和“力”,分别是“裡”和“力”。
《量小力微》的總筆畫數為13畫,其中“量”為7畫,“小”為3畫,“力”為4畫。
《量小力微》的來源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哲學思想,它反映了古代中國人對力量和實力的理解和評價。
《量小力微》的繁體字為“量小力微”,拆分部首和筆畫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中國,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量小力微》的古時候寫法可能與簡體字稍有差異,但總體上保持一緻。
1. 他雖然聰明,但是在這個團隊中的貢獻不足以重要影響到整個項目,可以說他的力量很是《量小力微》。
2. 這些反對派力量零散,雖然嘴上嚷嚷着要改變,但實際上都是《量小力微》。
1. 力微:力量微弱的意思。
2. 小量:數量很少的意思。
3. 微力:微小的力量。
1. 杯水車薪:形容力量微小,無法解決問題。
2. 九牛一毛:形容數量很少,微不足道。
1. 勢大力沉:形容力量強大,勢在必行。
2. 衆志成城:形容衆多人的力量團結一緻,無往不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