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率兵。《新唐書·李光顔傳》:“ 光顔 聞賊至,料兵以赴。”《新唐書·吐蕃傳上》:“惟中書侍郎 薛元超 謂:‘縱敵生患,不如料兵擊之。’”
(2).用兵。 宋 王禹偁 《賀勝捷表》:“故得帷幄之邊,陣圖猶展;沙場之上,捷書已來。歷考自古帝王,料兵之速,未有如陛下者也。”
根據搜索結果的綜合分析,“料兵”為古代軍事術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率兵(統率軍隊)
用兵(軍事調度)
詞義辨析:
需注意部分現代解釋(如)将其引申為成語"觀察敵方動向",此屬詞義演化,古典文獻中尚未見此用法。建議研究古文時以原始軍事指揮含義為準。
《料兵》是一個漢字詞彙,意思是“估量敵人兵力”。它由兩個部分組成:料(liào)和兵(bīng)。下面分别解釋這兩個部分的含義。
拆分部首:料(部首“鬥”)和兵(部首“八”)。
拆分筆畫:料(7畫)和兵(7畫)。
《料兵》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論語·裡仁》一章中,意為“估計對方的兵力”。它的繁體字為「料兵」。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料字會以「鈎」代替「钅」,兵字會以「㑑」代替「八」。所以寫作「鈎㑑」。
1. 在戰争中,對敵人的兵力要做出精确的《料兵》。
2. 戰争策略中,敵方兵力的《料兵》是至關重要的。
3. 他代表将軍前去調查敵方的《料兵》情況。
根據《料兵》這個詞的意思,可以組成以下詞語:
1. 估料:估計、估測。
2. 兵力:軍隊、軍力。
3. 兵員:士兵、軍人。
4. 鬥志:戰鬥的念頭、士氣。
近義詞:估算、估量。
反義詞:掌握、确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