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唱喚的意思、唱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唱喚的解釋

猶吆喝。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八:“ 吳王 伐樹作船,使童男女三十人牽挽之,船自飛下水,男女皆溺死。至今潭中時有唱喚督進之音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唱喚(chàng huàn)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語境和語用色彩的動詞,其核心含義指高聲點名或呼叫,常見于古代官方或集體場合的點名、召集行為。以下從權威詞典及文獻角度分項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高聲點名

    指以響亮聲音依次宣讀名單進行人員核查,多用于古代官府、軍營的點卯(晨間集合)場景。

    《漢語大詞典》釋為:“高聲呼喚;點名。”

    《水浒傳》第八十三回:“每日早晚朝賀唱喚,俱有定額。”

  2. 公開傳喚

    引申為對特定人物進行公開呼叫或傳召,含正式召集之意。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标注其為古語詞,釋義:“舊時指高聲點名或傳喚。”


二、語源與演變


三、與現代詞彙的辨析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ISBN 9787543200302)

    第二卷釋義:“高聲呼喚;點名。”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24508)

    标注為古語詞,釋義側重曆史用法。

  3. 《水浒傳》(中華書局版)**

    第八十三回用例反映其于宋代官制中的實際應用。


“唱喚”是漢語中承載古代制度文化的特定動詞,其使用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現代僅存于文獻或仿古表述中。

網絡擴展解釋

“唱喚”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唱喚”讀作chàng huàn,意為“猶吆喝”,指大聲呼喊或督促的聲音。常見于古代文獻中描述勞動號子或集體協作時的指揮聲。


二、出處與典故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幹寶《搜神記》卷十八:
吳王伐樹造船時,命三十名童男女牽拉船隻,船突然自行飛入水中,導緻衆人溺亡。此後潭中常傳來“唱喚督進之音”,即督促勞作的呼喊聲。


三、字義分解

  1. 唱:
    • 本義為“發聲歌唱”,如“獨唱”“合唱”;
    • 引申為“高聲呼叫”,如“唱名”“雞唱”。
  2. 喚:
    • 指“呼喊、召喚”,如“喚醒”“呼喚”。

四、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唱喚”已不常用,但在方言或文學作品中可能保留類似用法。例如:“勞動時衆人唱喚着號子,協調動作”。


五、相關辨析

需注意與“呼喚”“吆喝”的區别:

别人正在浏覽...

挨挨擦擦挨貢暗蒙變争波濤洶湧步歲不足為意産毻春王圃此恨綿綿雌牙露嘴大惡涷雨方歅風流座福星高照甘貴荒疇黃金買賦徽志蹇修金鎖甲金玺濫觞梨花鼓馬客媒合媒諓蒙伐迷離徜恍鳥耘匉訇評賞皮下潛苞清雅琴挑文君七事券契雀饧髯戟入入喪親三心二意時背世風詩流時雄市醫舜英私屬宿場歲景碎首縻軀他稱天陲剔股通欄違亂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