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徽志的意思、徽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徽志的解釋

标志。 清 曾國藩 《聖哲畫像記》:“ 乾隆 中,閎儒輩起,訓詁博辨,度越昔賢,别立徽志,號曰漢學。” 蔡元培 《美術的起源》:“初民美術的開始,差不多都含有一種實際上目的……尤如家族的徽志,平和會的歌舞,與社會結合,有重要的關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徽志(huī zh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徽志指“标志”或“象征”,常用于代表特定群體、學派或事物的特征。例如清代曾國藩在《聖哲畫像記》中提到“别立徽志,號曰漢學”,指漢學學派區别于其他學派的标志;蔡元培則用“家族的徽志”說明初民美術中具有社會意義的象征符號。

  2. 詞語結構

    • 徽:原指符號、标記,引申為獨特的标識;
    • 志:可理解為志向或特征,二者結合強調通過标志傳遞深層意義。
  3. 應用場景

    • 學術領域:如學派标識(如漢學);
    • 社會象征:家族徽章、組織标志;
    • 文化研究:用于分析原始藝術與社會關系的象征意義。
  4. 發音與注音
    拼音為huī zhì,注音符號為ㄏㄨㄟ ㄓˋ。

  5. 近義詞擴展
    相關詞彙包括“标志”“徽章”“标識”等,均指向具有代表意義的符號。

總結來看,“徽志”既可用于具體标識(如家族徽章),也可表達抽象象征意義,常見于文史研究或社會組織場景中。如需進一步探究古文例證,中的原始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徽志》的意思

《徽志》是指人們在心靈中真實、深厚的品德、風貌和精神追求。徽志,是對品德高尚、行為端正的人的稱贊。

《徽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徽志》共有兩個字符:徽(huī)和志(zhì)。

徽的部首是彳,共有12畫。

志的部首是心,共有7畫。

《徽志》的來源

《徽志》一詞最早出自《孔子家語·懿叔篇》,用來描述忠誠、信義等品德高尚的人。在古代社會中,徽志是對人們品行的一種良好評價。

《徽志》的繁體字

《徽志》的繁體為「徽志」,與簡體字相同。

《徽志》的古時漢字寫法

在古代,徽字的寫法有所變化,常見的有「幑」、「揮」等寫法。志字的古代寫法有「誌」、「織」等。

《徽志》的例句

他的品德高尚,真是一位徽志。

《徽志》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徽文、志向、徽章。

近義詞:品德高尚、道德高尚。

反義詞:行為不端、品行不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