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誣祿的意思、誣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誣祿的解釋

冒充有能力而受俸祿。《管子·揆度》:“自言能為司馬,不能為司馬者,殺其身以釁其鼓;自言能治田土,不能治田土者,殺其身以釁其社;自言能為官,不能為官者,劓以為門父。故無敢姦能誣祿至於君者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誣祿"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其核心含義指通過欺騙、虛報等手段獲取本不應得的俸祿或賞賜。具體釋義如下:

誣祿(wū lù)

釋義:

指以虛假功勞或不當手段騙取朝廷俸祿或封賞。其中“誣”意為虛構、不實,“祿”指古代官員的俸祿或獎賞。該詞多用于批判虛報功績、欺瞞君主以謀取利益的行為,帶有強烈的道德貶義。

語源與典籍依據:

該詞屬文言遺存詞彙,多見于古代政論類文獻。例如:

現代使用提示:

當代語境中,“誣祿”已被“冒領俸祿”“騙取津貼”等白話表述替代,僅見于研究古典文獻或曆史制度的學術領域。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收錄該詞條,釋義為“虛報功勞以取祿位”。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引《韓非子》用例釋為“以詐僞得祿”。
  3. 北京大學中文系《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标注其為曆史詞彙,現代罕用。

(注:因該詞屬專業古語,公開網絡資源較少詳釋,以上釋義綜合權威辭書及古籍用例,未提供網頁鍊接以确保信息可靠性。)

網絡擴展解釋

“誣祿”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但核心指向“通過虛假手段獲取官職或俸祿”。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誣祿”由“誣”和“祿”組成:

因此,“誣祿”可理解為通過虛假能力或欺騙手段獲取官職、俸祿的行為。


二、文獻依據與曆史背景

該詞最早見于《管子·揆度》,原文提到對“自稱有能力卻無法勝任職務者”的嚴懲措施,例如:

“自言能為官,不能為官者,劓以為門父。故無敢姦能誣祿至於君者矣。”

這表明古代社會對“冒充能力騙取俸祿”的行為采取極端懲罰,以維護官職的公正性。


三、現代與古代用法的區别


四、相關近義詞與反義詞


“誣祿”的核心含義是通過虛假能力或欺騙手段獲取官職或俸祿,其出處與《管子》中的嚴苛制度密切相關。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管子》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奧内謗嘲半陰虣虐避毀就譽秉職材谞城阙陳詩寵旌錞于從速電磁感應洞天聖酒将軍梵帝峯回路轉風涼話酚醛塑料光暈貴功河工洪規稽古祲祥就擒季羨林決刑具寮矻矻刳艇枯枝再春老巴巴棱森嵺嵺命卿岷江男廁所匿曜俳說沛渥襁裼啟蒙運動清枯青圻榮羅柔遠綏懷色目世累詩绫式子投閑退稿陀隧晩秋韋護畏影惡迹我生鄉董飨食顯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