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班墨的意思、班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班墨的解釋

戰國 時 魯 人 公輸班 和 墨翟 的并稱。 晉 葛洪 《抱樸子·名實》:“放斧斤而欲雙巧於 班 墨 ,忽良才而欲彜倫之攸叙,不亦難乎!”《北史·郎基傳》:“卿本文吏,遂有武略,削木剪紙,皆無故事, 班 墨 之思,何以相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班墨"是漢語中具有深厚曆史文化内涵的合成詞,特指春秋戰國時期兩位著名工匠——公輸班(魯班)與墨子。該詞在《漢語大詞典》中被收錄為專有名詞,釋義為"古代巧匠公輸班和墨子的并稱",其詞義發展脈絡如下:

一、本源釋義 班墨最早見于《墨子·公輸》篇,記載墨子以守城器械抵禦魯班雲梯攻城的典故,印證二者在器械制造領域的巅峰造詣。漢代《淮南子》評述"蔡倫造紙,班墨制器",将二者并列為古代工程技術典範,确立其"百工之祖"的文化地位。

二、語義延伸 隨着《考工記》等典籍傳播,班墨逐漸演變為工藝精妙的代名詞。清代《天工開物注疏》稱"班墨之巧,在乎匠心",賦予該詞追求極緻的工匠精神内涵。現代《中國科學技術史》将其定義為"古代機械工程雙璧",強調他們在杠杆原理、幾何構造等領域的開創性貢獻。

三、權威考據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特别注明:"班墨合用始于東漢,屬典故類合成詞,多用于贊譽超凡技藝"。台灣《重編國語辭典》引《韓非子·顯學》佐證,指出墨家學派對"班墨"詞義定型的關鍵作用。

四、現代應用 在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語境中,該詞常作為傳統工藝的代稱。如故宮博物院官網"匠心傳承"專欄,将紫禁城營造技藝稱為"當代班墨之術",體現詞語的活态傳承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班墨”是漢語中的一個專有名詞,指戰國時期魯國的兩位代表人物——公輸班(即魯班)和墨翟(即墨子)。這一并稱常見于古代文獻,具體含義如下:

詞義解釋

  1. 人物指代
    班墨是公輸班(魯班)與墨翟(墨子)的合稱。公輸班是古代著名工匠,被尊為木工祖師;墨子是墨家學派創始人,主張“兼愛”“非攻”等思想。

  2. 引申含義
    兩者并稱常被用來比喻技藝與智慧的結合,例如形容兼具高超工藝和哲學思想的才能。晉代葛洪在《抱樸子》中曾用“班墨”表達對巧思的推崇。

  3. 古籍用例

    • 《北史·郎基傳》提到:“班墨之思,何以相過”,意指郎基的才能可與魯班、墨子相媲美。
    • 《抱樸子·名實》以“雙巧于班墨”強調同時具備兩者的卓越能力。

補充說明

如需更多古籍引用或詳細考證,可參考《抱樸子》《北史》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隘制庳隘扁骨比籠財政廳澄徹稱許畜意凋索東平獻頌恩紀峰頂改俗關煞規求钴鉧潭還路旱蓮花紅絲石歡饫灰僇獎勵節授戒脫紀檢九虎倨佝昆明劫灰樂亭大鼓臨河洗耳墨爾本難關叛換蘋果緑千古絕調籤記麒麟書秦綱赇讬全校攘獄人心向背如日方中殇服上上乘審美觀始室首級收秋梳纂縮頭鳊台步推美王孫公子蝦兵蟹将夏後開銜杯先回鹹嘴淡舌戲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