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沓拖的意思、沓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沓拖的解釋

(1).相重貌。 唐 李白 《大鵬賦》:“連軒沓拖,揮霍翕息。”

(2).拖拉,不利落。 宋 趙長卿 《蓦山溪·遣懷》詞:“學些沓拖,也似沒意志。詩酒度流年,熟諳得、無争三昧。” 明 胡應麟 《詩薮續編·國朝下》:“不知七言非五言比,格少貶則卑,氣少媮則弱,詞少淡則單薄,句稍緩則沓拖。”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緒論外編》七:“學八大家者,‘之’、‘而’、‘其’、‘以’,層纍相疊,如刈草茅,無所擇而縛為一束;又如半死蚓,沓拖不耐,皆賤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沓拖”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行動遲緩,拖延不前
    該詞由“沓”和“拖”組合而成,形容做事不積極、效率低下,導緻進度緩慢。例如:“他做事沓拖,總是錯過截止日期。”
    發音:根據權威詞典,标準讀音為dá tuō,但部分文獻(如詩詞古文網)标注為tà tuō。

  2. 拖拉、不利落
    引申為行為或語言拖泥帶水,缺乏幹脆利落。例如宋人趙長卿詞中“學些沓拖,也似沒意志”,即批評這種散漫态度。


二、文學中的特殊用法

在古典文學中,“沓拖”偶爾用于形容連綿、重疊的形态。
例如李白《大鵬賦》中“連軒沓拖,揮霍翕息”,描繪大鵬飛翔時翅膀連綿舒展的景象。


三、與“拖沓”的區分


四、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詩詞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沓拖》的意思

《沓拖》是一個漢字詞組,表達的意思是行走緩慢、拖沓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沓拖》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沓”字的部首是“水”,它的總筆畫數為8;而“拖”字的部首是“手”,它的總筆畫數為9。

來源

《沓拖》這個詞最早出自《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在書中用來形容某些人行動遲緩、辦事拖拉的态度。

繁體

《沓拖》這個詞目前還沒有對應的繁體字,使用的依然是簡化字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說文解字》記載,古時候的“沓”字寫作“辶多”,而“拖”字的古字形是由“從手于個”構成。

例句

1. 他行動總是沓拖不前,不敢冒險嘗試新的事物。
2. 這個隊伍拖沓地行進,遠遠落後于其他隊伍。

組詞

在《沓拖》這個詞組中,其中的“沓”和“拖”也能獨立組成其他詞語,比如:“沓然”、“拖延”。

近義詞

與《沓拖》意思相似的詞彙有:緩慢、遲疑、拖延。

反義詞

與《沓拖》意思相反的詞彙有:迅捷、敏捷、迅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