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題寫匾額。榜,匾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太極殿 始成” 劉孝标 注引 南朝 宋明帝 《文章志》:“ 太元 中,新宮成,議者欲屈 王獻之 題榜以為萬代寶。 謝安 與 王 語次,因及 魏 時起 陵雲閣 忘題榜。” 清 金埴 《不下帶編》卷三:“賀客相與落落者,醼畢請翁題牓,翁即命名曰‘十八鶴艸堂’。”
(2).指所題寫的匾額。 元 何中 《寄題疏山寺半閑禅房》詩:“先師吾鄉 白雲寺 ,卓錫尚令題榜鮮。”
“題榜”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題寫匾額
指在匾額上書寫文字的行為。例如,古代書法家為宮殿、寺廟等題寫匾額,如南朝王獻之曾為新宮題榜。
例句:清代金埴《不下帶編》記載文人題榜“十八鶴艸堂”的故事。
指所題寫的匾額
即匾額本身,如元代何中詩中提到的“題榜鮮”,即指匾額保存完好。
在成語用法中,“題榜”還可表示在文章、試卷或文書上添加題目、批注等,強調對内容的标注或說明。
如今多用于形容在作品、建築等載體上題字或命名,兼具藝術性與功能性。例如景區牌匾、書法展覽中的題字等。
若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世說新語》《不下帶編》等古籍記載。
題榜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在榜單、名冊或排行榜上題寫、刻寫或記錄名字、事迹等内容。通常用于指尊重、表彰或記錄某人的成就、功績等。
題(ㄊ丨ㄥˊ)的部首是言(讠),總共有4個筆畫。
榜(ㄅㄤˇ)的部首是木(朩),也有4個筆畫。
題榜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當時,人們經常在榜單上題寫戰功、文職等内容以供記錄和表彰。這個詞在繁體中的寫法是題榜。
在古代,題榜的寫法稍有不同。其中,“題”字的上方帶有“蔔”字的象形,“榜”字的下方帶有“木”字的象形。這些古代漢字寫法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事物的描繪和理解。
1. 我們在教室門口的榜單上題榜,以表彰本期優秀學生。
2. 這位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奪得多枚金牌,名字被題榜在全國各大媒體上。
3. 這本雜志每周都會題榜一些行業内的優秀企業,為他們的成就喝彩。
1. 題字: 指在紙上或其他物體上書寫字迹。
2. 名榜: 指排行榜、名單。
3. 榜樣: 指值得效仿或學習的人或事物。
1. 記錄:指以書面形式記錄信息。
2. 上榜:指被列入某個榜單或名單。
1. 班外:指沒有被列入某個榜單或名單。
2. 取消:指從榜單或名單中删除。
【别人正在浏覽】